1.3、2012-2015年中国离网光伏发电市场预测
2012年11月26日,根据OFweek行业研究部最新出版的《2012-2015年中国离网光伏发电市场研究报告》,中国离网光伏发电市场自20世纪90年代起步,到2011年底,总离网装机容量为178.00MW。统计数据显示,2007-2011年,我国光伏发电行业新增装机容量呈快速增长态势,但我国新增离网装机容量并未随之增长,反而保持在年均增长20MW左右。2006年底,我国光伏发电行业累计离网装机容量为76.00MW;到2011年底,我国累计离网装机容量增至178.00MW。从下图来看,自2006年以来,我国光伏发电行业累计离网装机容量占比呈现逐年下降态势。2006年,我国累计离网装机占累计装机容量的95.00%;而到2011年,我国累计离网装机仅占累计装机容量的5.39%。
光伏产业链上企业,多晶硅、硅片、电池片及组件制造企业,面向的是全球市场。2011年中国太阳能发电装机累计容量3.3GW,其中离网发电178MW,仅占同期光伏发电总装机容量的5.4%,规模效应无法凸显。但是,通过OFweek行业研究部多年来的分析和论证,离网光伏电市场容量巨大,应用领域也十分广泛。按照最新的“十二五”规划到2015年达21GW,那么未来几年每年约4-5GW的新增装机容量。OFweek行业研究部预测2015年中国的光伏装机累计将达到21GW,其中并网光伏装机将达到20GW,离网光伏装机将达到0.8GW。
1.4、江西光伏“十二五”2015每度1元以内
《江西省光伏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11月7日对外发布(下称《规划》)。《规划》显示,到2015年江西省目标将光伏发电成本控制在每千瓦时1元以内,加速实现光伏平价上网的步伐。在国家《太阳能光伏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中,“光伏发电成本目标”是整个规划的核心。据国家规划,到2015年,光伏系统成本将下降到1.5万元/千瓦,发电成本下降到0.8元/千瓦时,配电侧达到平价上网;到2020年,系统成本下降到1万元/千瓦,发电成本达到0.6元/千瓦时,在发电侧实现平价上网,在主要电力市场实现有效竞争。在这方面,江西省光伏产业“十二五”规划明确,到2015年,多晶硅料生产成本降低到30美元/公斤以下,晶硅电池转换效率达到20%以上,光伏发电成本控制在每千瓦时1元以内。
根据规划,到2015年,江西省光伏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将达2500亿元。其中,2011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700亿元,2012年努力实现主营业务收入突破千亿,2013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500亿元,2014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超过2000亿元。到“十二五”末,培育主营业务收入过百亿元企业3-5家,其中过1000亿1家,使光伏产业由江西省重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升为重要的支柱产业。江西省工信委数据显示,2011年,江西光伏产业硅料、硅片、太阳能电池及组件产能分别达到2.6万吨、7450兆瓦和5963兆瓦,总体规模位居全国第二,光伏产业全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突破800亿元。但今年1-9月份,受贸易环境不断恶化等因素影响,江西省规模以上光伏企业累计完成主营业务收入555.8亿元,同比下降11%;实现利润总额27.7亿元,同比下降38.9%;实现利税总额39.1亿元,同比下降30.3%。
1.5、2012年10月中国多晶硅进口数据详情
海关统计数据显示,10月份我国多晶硅进口量约为5738.25吨,环比增长34.2%,多晶硅进口均价再创新低,平均进口价格23.02美元/千克,环比下跌2.7%,价格跌入谷底。1-10月份我国累积进口多晶硅70233.99吨,同比增长32.3%,超去年我国全年进口总量64614吨,1-10月份累积平均进口价格降至26.20美元/千克,同比下跌55.4%。具体来看,10月份,我国从美国多晶硅进口量为2029.22吨,环比减少19.00%,其所占比重为35.36%,超越德国跃居第一;从德国进口多晶硅1823.07吨,环比减少54.33%,其所占比重为31.77%;从韩国进口多晶硅1168.63吨,环比减少11.89%,其所占比重为20.37%。可以看出美国、德国和韩国仍是我国多晶硅主要进口国家。
值得业内关注的是,10月份从德国进口多晶硅数量大幅下滑至1823.07吨,进口量大幅下滑的原因主要是德国考虑到我国商务部于11月26日发起的对原产于美国、欧盟、韩国的进口太阳能级多晶硅的追溯征税调查,若调查成立,则德国出口成本大增,为规避制裁,出口我国多晶硅量大幅下滑。然而10月多晶硅进口量虽大幅下滑,但国内多数多晶硅企业仍因受倾销影响而选择减产甚至停产,导致多晶硅供应量略有下降,但受下游基本订单支撑,多晶硅价格下降幅度较为有限。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