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比起地面光伏电站,屋顶电站具有不另外占用土地资源、应用范围广泛等特点,然而,在我国,地面光伏电站一直在光伏利用中占据绝对优势,截至2010年底,屋顶光伏仅占光伏装机总容量的28.8%。有专家表示,大规模地面电站存在远距离输送、大规模上网、大范围消纳等问题,而屋顶光伏电站更适合光伏发电分布范围广、稳定性欠佳的特点,且易于就地消纳,能够作为补充性调峰电源使用,也无需对电网进行大的改造。再说,屋顶光伏电站规模非常灵活,从几千瓦到几兆瓦都可以。大部分是自发自用,就地生产消化,不要通过电网远距离的输送再给予分配。屋顶本身所具有分散性与太阳能分散性也非常相匹配,是资源与能源系统最理想的一种配置。屋顶光伏电站不需要远距离的输送,比远离负荷区的能源利用形式更具优势。电力就地消纳,基本不弃光,电量得到充分利用;不用远距离送电,故不用配套新建大量高压、超高压输变电设施,节省大量投资并减少大量输电损耗;屋顶光伏电站通过鼓励发电户自发自用,就地消纳,免去大规模发电“并网难”之忧。更为重要的是,当光伏发电成本降至与普通火电相同水平时,用户自发自用不仅可以减少耗电成本,更可将多余电量出售给电网公司获得收益。电源分散,故接入系统电压等级很低,好比在“毛细血管系统”里运行,出力不稳定的新能源电力对主电网影响甚微。
“自发自用”模式已经成为国际上发展新能源的一大趋势,屋顶光伏电站即分布式屋顶电站规模比较小,几百瓦到几百千瓦,分布式屋顶电站建设时间非常短,几天就可以了,对高压网没有影响,不需要输送设备的投入,老百姓自己就可以投入,比如居民、工厂或者其他小规模投资公司,能效也高。一栋民用住宅,在屋顶铺设太阳能电池板,实现光伏建筑一体化,可以自发电40度。如果这栋房子原来要从大电网买100度电,现在只要买60度电即可。这样,用电结构改变了。如果推广全国的话,意味着大电网的供电减少了40%。在中国电力结构中,煤电占70%,节省四成,就相当于节省了28%,整个火电厂减少三成,这对世界将是多大的贡献?不与民抢地,就地建设,就地使用,因此,发展屋顶电站和建筑一体化光伏电站,才是东部电力缺乏地区光伏发电的最佳选择。自发自用,既优化了供电结构,还降低了用电成本,又实现了节能减排,一举多得,何乐而不为?
再说,与大型的荒漠电站相比,屋顶电站的建设更能创造当地的价值和就业。西班牙、意大利等国也采用了大规模屋顶光伏计划。以西班牙为例,2008年之前西班牙主要以大型光伏的电站为主,大型光伏电站超过80%的比例。由于很多电池板是从欧洲而来,国内很多声音认为,西班牙大力发展大型电站只是在为其他国家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对此,2008年西班牙政府做了重大调整,提高了屋顶光伏电站的比例,2009年要求屋顶光伏项目要占50%以上,比过去20%的市场份额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并要求逐渐增长,在2011年更达到67%以上。在德国,屋顶光伏电站系统一直是最主要的光伏项目,2006年,德国在开阔地带的大型荒漠地带光伏项目仅占到10%,屋顶光伏电站则从几千瓦到上百千瓦的规模占据90%以上的比例,其中,BIPV(光伏建筑一体化)占到了80%的市场份额。基于太阳能电站的种种不利因素,德国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摒弃建设地面电站设想,转而推出大规模屋顶光伏计划。目前,德国光伏发电80%的装机来自屋顶电站,这也支撑了德国光伏发电量在10年时间内跃居其国内总电量的2%。从光伏行业本身属性及国际光伏业发展经验来看,光伏行业发展更适合以大规模建设屋顶电站为主,如此才足以推动光伏市场大幅开启,相关企业及用电户才可普遍受益。因此,光伏的前途不在西部,而在东部的屋顶上。东部屋顶光伏前景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