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联科伟达是吉阳控股的子公司,同时亦是国内首家,具备晶体硅太阳能电池整线装备研发制造能力的公司,此前在德勤发起的2010年“中国高科技高成长50强”评比中,以三年利润7744%的增长率荣列榜首。
上述员工表示,中联科伟达与吉阳控股同在一个场区,该公司的设备基本都用在吉阳控股的八大基地中,除了向日葵等少数企业订购了少量设备外,并没有被其它的光伏企业引用,“中联科伟达也有几个月没发工资了”。
吉阳控股霞浦基地一位负责人透露,吉阳控股的电池片16.8%左右的光电转换率,“2010年的时候行情红火,多卖给贸易商,当时只赶量,没有注重质量,对吉阳控股的品牌影响比较大”;后逐渐改进质量问题,但国产线辅料损耗比较大,导致成本较高、效率也难以提升。
如若不包括中联科伟达,吉阳控股新余总部在高峰期有600多人,但现今只剩下314人,同时约有25名归属北京总部管理的员工。
前述吉阳控股员工称,因为数月未发工资,直接把很多员工给逼走,“北京归属的员工到现在4月份上半月的工资仍然没发”,因其它7大基地的反对声音较大,故此在7月第二个星期发了4月份整月的工资。
300亿天文投资天问
一种模式是,“拿地、建厂,甚至要求地方政府投入先期运行资金,然后用土地证、房产证去银行贷款”
据当地媒体报道,在射阳吉阳光伏产业园,吉阳控股一期44条光伏组件生产线全面投产,30MW的光伏电站已并网发电。
“射阳是我们发展光伏组件产品加工出口的最佳地方,依托港口条件我们初步估算仅集装箱一年运输的成本,就可以节约3个亿。”吉阳控股董事长孙良欣说,“今年吉阳已在国内外拿下800兆瓦光伏电站建设计划,年内在射阳将形成2000兆瓦132条太阳能组件生产线,同步再上60兆瓦光伏电站。”
扩产的不仅仅是射阳,桂林基地将再新建一个300MW组件厂;吉阳控股将在贵州独山县建设20条产能为800MW电池片基地;在防城港,吉阳控股计划2012年建设太阳能电池组件生产线44条,年产能600MW,2013年二期44条组件生产线,年产能600MW,最终在2015年底达到5-10GW的生产能力。
在这些新建的项目中,吉阳控股都将射阳、防城港列入10GW产能的基地之列。与之相较,2011年全球新增光伏安装量为26.9GW。
一位财务专家坦言,国内亦有企业将光伏基地作为资本运作平台。“拿地、建厂,甚至要求地方政府再投入一些先期运行资金当本金,然后用土地证、房产证去银行贷款。贷款的多少可以根据购买设备计算,但是设备价格可以做高,譬如一条生产线的设备共计2亿,但做到2.5亿也可以。”
据《福建日报》消息,吉阳新能源霞浦太阳能电池项目的落户,有个前置条件,即县里要垫付500亩工业用地出让金和高标准厂房建设的资金,前期投资达两三亿元,三年后业主才回购。
列数吉阳控股在各地的投资项目,投资总额超过200亿元。此中,桂林基地计划总投资50亿元,对应3GW产能;青岛基地计划投资18亿,对应产能1.2GW;福建宁德市霞浦基地计划投资30亿元,对应产能1.92GW;安徽吉阳计划投资30亿元,对应产能2GW;海安总投为30亿元,对应产能1.6GW;福建三明市清流县项目,总投资50亿元,对应产能2.5GW。
如若再加上韩国计划投资3亿美元,独山县、防城港市、湖北仙桃等计划投资项目,吉阳控股的总投资已超过300亿元。
“钱从何来?” 数位光伏人士质疑,一般来说,光伏行业巨擘布局光伏产业基地不会超过4个,吉阳控股八处布局。而且在行业寒冬下,江西、四川等地银行已全面对光伏企业停贷。
数位设备商证实,2012年它们接到的设备订单产能总和仅有约1GW,“而这些设备什么时候交付项目方仍没有时间表”。
中国光伏产业的发展不仅事关经济转型的重要任务,而且对增加就业和保证国家能源 都有重要的意义。作为整个产业的一份子,每一个光伏企业都有责任担负起振兴这一产业的义务。这同时也是为了企业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圈地不能产生高科技,不会推动社会进步,只有不断的加强技术攻关,强化企业管理,才能在践行企业社会责任的同时也带来滚滚的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