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商务部发起对欧盟、美国和韩国的太阳能级多晶硅反倾销、反补贴调查,反制欧美贸易保护,既有利于扩大国内多晶硅企业的国内市场占有率,又给了行业欧美外需市场的希望。”周浪认为,这是一个系统性、市场化的“驰援”,中国光伏业或就此迎来转机。11月以来,塞维LDK、无锡尚德等在美国上市中国概念光伏企业的股价企稳回升。
浮现“光伏应用大国”新前景
业内普遍认为,中国光伏之所以陷入困境,内因是2009年前国内投资过度导致阶段性产能过剩;外因是我国光伏产业过度依赖外需,一旦遭欧美贸易保护打压便迅速“入冬”。自2011年初欧盟削减光伏电站补贴以来,我国光伏业就提出要开拓国内市场,但受资金链吃紧、并网难等制约一直进展缓慢。
最近一段时间的“光伏新政”对症下药破除了瓶颈,正吸引资本进入光伏发电,或引发一轮“光伏发电投资热”。从目前国家强力启动内需的决心来看,困境或“倒逼”我国从光伏制造大国转为制造、应用大国,从根本上告别过去“两头在外”的积弊。
比如,赛维近期密集选择合作伙伴共同进入发电领域,先后与中材国际、奥科股份、中国恩菲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开发和建设太阳能光伏电站。其中,中国恩菲已获得国内累计达200MW并网光伏发电项目核准,拥有8.5GW的光伏发电项目储备;还与平顶山易成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联合申报12.5MW光伏发电项目,并已于近期开建。
近期,海润光伏投资2.46亿元在甘肃金昌建造一个20MW光伏电站,随即又在新疆柯坪县准备投资建设一个20MW光伏电站。公司CEO杨怀进说,国内的电池组件企业把业务延伸向下游的电站业务已成行业趋势,做光伏电站是目前行业唯一的出路。
目前,国内市场的依赖度高低正与光伏企业的经营状况优差成正比。去年初开始,位于江西上饶市的晶科能源就逐渐减少欧美市场,大力开拓其他新兴市场和国内市场份额,成为当年在美上市中国光伏企业中仅有的两家盈利企业之一。今年到目前为止,晶科能源国内市场销售额已经占其总销售额约30%。晶科能源CEO陈康平说,公司已经成立专门团队开拓国内市场。
实际上,由于硅片、电池组件价格下降,建光伏电站已有利可图。生产光伏组件的江西升阳光电有限公司2010年在江西新余市自建了一个2.59MW的地面光伏发电站,投资8800万元,今年前10月发电230万千瓦时,若按每千瓦时1元的标杆电价,如无国家投资补贴理论上需要30多年才能收回成本。但按照现在的电池组件价格计算,收回投资只需要几年时间,后面约20年使用期将坐收盈利。
打造“光伏强国”仍需合力
尽管区内15家光伏企业只剩晶科能源和光电高科两家还在苦苦支撑,但国家级上饶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郭锦亮仍然向本刊记者表示,近期看光伏寒冬还将持续,长期看新能源尤其是光伏的替代趋势不可逆转,“光伏产品价格的下行正使产业由高增长、高利润时代回归正常、理性的发展,市场正由欧美发达国家单一市场向新兴市场国家多方拓展,光伏前景依然光明,但实现美好前景还需合力。”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