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个国家对中国太阳能产业的双反正在进行中,中国太阳能产业内忧外患,一线大厂对市场的看法和未来策略对于整个市场具备引导和榜样作用。EnergyTrend日前就此访问了昱辉阳光首席执行官李仙寿先生,谈及市场现状、公司的未来及发展策略。
双反必然 国际化进程规避风险
目前的双反案件中,美国已经决定对中国太阳能电池及组件征收14.78%至15.97%的反补贴税和18.32%至249.96%的反倾销税;欧盟对中国的晶矽光伏组件及电池、硅片等关键原材料产品正在进行反倾销调查,并进行反补贴调查;印度双反也在持续。另外一方面,中国为削弱各国对中国双反产生的影响,一是把美国的非法征收惩罚性关税和欧盟部分国家施行非法补贴均诉诸WTO,且引来澳大利亚和日本的围观;二是对欧盟、美国和韩国等原产地的太阳能级多晶矽进行追溯性征税调查。对全球光伏贸易战争不断升级的态势,李仙寿认为,海外国家对中国制造产品的双反是一种必然现象。
由于中国制造业发展迅速,整体贸易顺差不断扩大,外贸系统人士称,2012年前十个月中国贸易顺差规模达到1802.3亿美元,预计到2012年年底还将再上涨400亿美元。中国制造产品的出口对进口额较大的国家和地区产生较大影响,欧盟、美国等发达国家很多出售的产品都是“MadeinChina”,因此根据市场周期的特性,对中国的双反存在普遍性。
双反的范围不仅仅限于太阳能产业,包括鞋类、电子产品等等多个制造行业。以美国为例,自从中国加入WTO以来,除太阳能外,美国还对中国生产的风电塔、硬木和装饰用胶合板、不锈钢水槽、汽车零部件等等不同的产品发起至少20起反倾销、反补贴诉讼。
虽然这些诉讼绝大部分都不合法,但对于已经受到双反影响的企业而言,把握国际化和全球化的进程是规避双反危机的重要途径。李总认为,中国太阳能制造商仍需在海外市场保持领先地位,而为了争夺海外的市场份额,需要从中兴和华为等优秀的中国传统制造企业“走出去”的战略中汲取策略,完成大型企业的国际化进程,保证未来更快更稳健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