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比光伏网讯:近期,政府接连不断的出台一系列光伏配套政策和细则,但惟独长远规划中的度电补贴方案迟迟不能出台,另光伏业内人士望眼欲穿。
从长远来看,度电补贴是必然趋势,因为我国的分布式光伏电站特点是以中型规模为主,30KW以下的小型电站较少。造成这个因素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别墅用户群体相对较小;民用电价格偏低;工厂用电价格最高等。根据国外经验,小型光伏电站采取初装补贴方式是较为可行的,而中大型光伏电站其自身管理和监督较为复杂,无法有效监督其安装效果,因此必然带来“骗补”的现象。从之前实施的光伏电站来看,钻空子的光伏电站数量不在少数。
度电补贴在之前的政府消息中判断,极有可能采取自发自用加上额外度电补贴方式,也就是存在三项收入:A、用户自用结算电价;B、余电送入电网后的脱硫电价结算;C、光伏所发总电量的财政补贴(据消息说是0.4-0.6元/度电)。这三种结算方式带来了以下几个新问题:
1、如果是更换用户电表为单电表正反转净计量,则无法有效统计光伏所发总电量(因为在用户侧光伏发电量和负载用电量直接抵消了一部分,反映在电表上的数值是抵销后的电量),最终只能在用户侧光伏并网点增加表计计量措施;这样会导致用户实际用电情况在电力公司处难于统计,而且面临管理上的混乱。
分布式发电政策一旦实施后,300KW级至6MW之间的光伏电站数量将会较为庞大,电网公司需要对这部分电源点实施有效管理和调度,而采用此种计量方式,对调度系统将会是一种严峻的考验,因为电源计量和负载计量混在了一起,对于负荷曲线长短期预测造成一定影响。
2、我国大多数地区企业用户(主要是工厂)的电费计量是根据峰谷平尖分时计量的,不同时段电费结算价格也存在明显差异,就上海市举例:平时段的电价不到峰时段电价的70%,而且光伏发电时间主要集中于平时段,这样财政的度电补贴依据什么电价来进行衡量就成为了问题,而且导致安装的光伏电站规模、区域和地点受限明显,很难带来长期稳定的电站收益,达不到预期的市场效果,甚至很难完成确定的指标。
3、最初政府制定该政策的初衷是为了节约财政资金,按照发电总量每度电进行补贴,再由用户自发自用结算,可以实现投资收益;但大家细想一下,节约的资金难道真的是节约了么?其实电网公司承担了其中的电价差,也就是减少了电网公司的收益。电网公司出钱,和财政资金补贴,对于老百姓来说有什么差异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