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欧光伏战硝烟弥漫,争端层层升级。这次对原产于欧盟的太阳能级多晶硅进行反倾销和反补贴立案调查也被看成是一次反制措施。
11月5日,中国就欧盟部分成员国的光伏补贴措施,提出与欧盟及其相关成员国在世贸组织(WTO)争端解决机制下进行磋商,正式启动世贸争端解决程序。
此前11月1日,商务部发布公告,决定即日起对原产于欧盟的太阳能级多晶硅(多晶硅是信息产业和太阳能光伏产业的基础原料),进行反倾销和反补贴立案调查。
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就此发表谈话称,欧盟部分成员国的法律规定,如光伏发电项目的主要零部件原产于欧盟国家或欧洲经济区国家,该项目生产的电力,即可获得一定金额或比例的上网电价补贴。中方认为,上述补贴措施违反WTO协定关于国民待遇和最惠国待遇的规定,构成WTO协定禁止的进口替代补贴,并严重影响中国光伏产品出口,损害中国作为WTO成员的正当权益。中国政府有权利也有责任,为中国光伏企业争取公平的国际贸易环境。
欧盟对中国光伏反补贴立案在即,现在中国将欧盟诉至WTO,也是让欧盟意识到别光用镜子照别人,也要照照自己。
申请双反调查不是“反制”
英利集团媒体负责人王志新表示,这一消息让业内感到欢欣鼓舞。这是国家层面的一些努力,也说明了国家对光伏这个行业的重视。目前企业正在积极应对欧盟的调查,国内光伏企业已经联合欧洲当地的上下游企业成立了平价太阳能联盟CASE,从公关游说和法律事务方面来应对。
据记者了解,按照WTO规则,禁止性补贴分为进口替代补贴和出口补贴两种,意大利和希腊的做法是进口替代补贴,即根据材料产地给予补贴,是明显的禁止性补贴。另外,也违反了国民待遇原则。
事实上,今年以来,针对光伏产业的国际贸易摩擦不断。中欧光伏战近期更是硝烟弥漫。今年9月初,欧盟委员会不顾中方多次呼吁通过磋商合作化解光伏产品贸易摩擦,执意发起对中国光伏产品的反倾销调查,该争端年涉案金额近1300亿元,是中国历年来遭遇最大规模的一宗贸易争端。反倾销立案之后,欧盟对华光伏产品的“反补贴”大棒也即将落下。由欧盟多家企业组成的名为EU ProSun的团体于今年9月向欧洲监管部门提起申诉,指控中国光伏公司获得非法补贴。
在美国、欧盟相继对产自中国的光伏产品发起反补贴和反倾销调查后,中国企业也欲发起“反制”措施。
继今年7月商务部宣布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太阳能级多晶硅进行双反调查之后,11月1日,商务部发布2012年第70号和第71号公告,决定即日起对原产于欧盟的太阳能级多晶硅进行反倾销和反补贴立案调查。
“双反”申诉由中国国内最大的4家多晶硅企业共同发起,分别是:江苏中能硅业、江西赛维LDK光伏硅科技、洛阳中硅高科技、重庆大全新能源。2012年1月至6月,这4家企业总产量为28484吨,占据国内36230吨总产量的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