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比光伏网讯:据传闻,台湾三家顶级太阳能企业可能将与一些大型企业合并。相比于中型企业,业内人士其实一直对合并大型光伏企业的优势存有质疑。尽管美国企业BP、日本企业夏普、德国企业Q-Cells以及中国企业尚德电力均为大规模企业,但他们依然已或正在面临财政困境。也许大型企业应对市场变化的速度较慢,而这很容易导致灾难性后果。
据报道,太阳市场处于低迷状态已有一段时间。身处疲软的市场,台湾太阳能企业一直在思索生存之道以避免边缘化。行业整合已被视为选择之一。
一线太阳能制造商表示,中国大陆与欧美的光伏贸易战赋予了台湾地区太阳能企业一个展示自身实力与竞争优势的绝佳机会。这点是合并的重要原因。否则,台湾企业只能沦为中国大陆同行们的代工工厂。此外,中国大陆企业的订单价格低廉,并不利于台湾企业的盈利。倘若台湾企业依然对这些订单存有依赖,自我成长将无异于痴人说梦。一旦中国大陆与欧美的光伏贸易战终结,台湾企业的价值将不复存在。拥有诸多资源的中国光伏企业将再次把台湾同行推向市场的边缘。台湾企业完全可以与其他国家的企业合并或者合作以确保新的分销渠道。
合并将缩减台湾光伏企业的数量,并有可能降低竞争价格。此外,就采购材料及实现经济规模而言,大型企业在议价能力方面更具优势。值得指出的是,一些中国大型光伏企业很可能将被国有化,而国有化可以稳住游戏中较弱的竞争者,缓和市场波动。不过,这意味着市场回归平衡需要更多时间。
然而,市场中一些竞争者对合并持不同看法。一些光伏企业认为,企业债务比率相对较高,行业持续亏损,合并其实并不能解决这一问题。此外,哪些企业可以生存下去仍值得商榷。
而且,在过去两年中,诸多实例均证明规模并不等于一切,并不意味着成功。例如,美国企业BP Solar、德国企业Q-Cells以及中国企业尚德电力。尽管这些企业具备高产能与大规模,但它们依然面临财政困境。
BP Solar已退出市场,夏普一直在缩减经济规模。Q-Cells已被韩国韩华集团收购。与此同时,据悉,尚德很可能将被国有化。
唯一的例外就是美国铜铟硒薄膜太阳能产品制造商First Solar。该企业对旗下业务与分销渠道进行创新,以保持自身盈利能力。
两家企业的合并需要考虑订单与技术的兼容性与互补性。倘若两家企业的客户群重叠比例较高,合并将无法为企业带来更多效益,因为客户倾向于向不同的企业发布订单以期降低风险。如果合并的企业技术非常类似,即使合并后产能更高,竞争优势增长的可能性仍然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