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行业市场萎靡的背景下,来自竞争对手的低价竞争让中国多晶硅企业苦不堪言,“停产”已是普遍状况。中国有色金属[0.06 -6.06%]工业协会硅业分会统计,在A股上市的7家多晶硅企业中已有3家停产。从全国来看,目前,在已投产的43家多晶硅企业中,仅剩下7-8家企业尚在开工生产,其余均已关闭生产线,停产率超过80%。
“反制”是必然
据了解,此次对欧盟的“双反”共涉及10家欧盟多晶硅企业:德国5家,意大利3家,法国和西班牙各1家。其中,进入中国产品数量最多的是德国多晶硅巨头瓦克化学。以2011年为例,瓦克向中国出口了接近1万吨多晶硅,占其总出货量的两成左右。
据悉,从立案到初裁一般要历时3个月的调查期,被“双反”国企业往往会趁机突击出口,为了堵住这段空档期,中国企业还提交了立案之后的追溯征收申请。
中金研究报告认为,“双反”短期内可缓解尚未停产企业经营压力,但价格反弹幅度将十分有限,中国商务部此次“双反”调查将为期一年,预计未等“双反”出结果,所有国内已停产产能和部分仍在挣扎的产能就将先行退出市场,而淘汰落后产能也是当前中国产业结构性调整方向。因此“双反”的真正意义在于遏制别国对我国出口光伏产品的类似制裁。
但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认为,虽然贸易战伤人伤己,但这是目前情况下的必然选择。“欧盟对于中国多晶硅光伏产品的反倾销调查结果并不乐观,基本与美国相同。因此,中国必须采取措施,至少会起到抑制作用。”
程鹏认为,即便最终对欧盟多晶硅企业征收高额税率,能造成的负面影响相对于中国企业来说并不大。但对于未来的产业来讲,至少能够缩小其市场份额,削弱其定价权。
不过,在林伯强看来,中国能否成功为欧盟多晶硅企业“定罪”还是一个未知数,中国并没有针对欧盟反倾销的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