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之前以各种形式对当地光伏企业施加各种地方性保护,抑或是现在对困境中的企业输血救助,政府的力量在光伏产业发展中不容小觑。
“由于地方政府运用了太多的优惠政策来支持发展光伏产业,导致过度投资”。土地无偿划拨、税收返还、巨额电价补贴……这在过去几年一些地方政府吸引光伏企业的招商条件中,屡见不鲜。有报道指出,在一家大型光伏企业的“光伏地图”中,是以30多亿元资产撬动近1500亿元的投资。助力这一巨大杠杆效应的,则为地方政府与银行。
数据显示,我国光伏产业占全球市场的60%以上,年增长率连续五年超过100%,行业产值约5000亿元。但是,这个以超常规速度迅速崛起的新兴行业,始终未能补上其发展规划之失。比如,光伏“十二五”目标曾一度数次调整。百般支持掩盖不了政策的随意性。
当吃了“助长剂”的企业面临困难可能倒下时,曾经支持的力量或许再也无法提供帮助。在赛维LDK困局中,江西新余市高新区管委会主任任光明以四个“一定”和三个“绝不”表示对赛维的支持。然而不少业内人士质疑,负债高达60亿美元的庞然大物,是新余这一级政府能扶得起来的么?“至少也得江西省政府出面才行。但明显政府不可能出面:你扶了赛维LDK,别的企业怎么办?你总得一碗水端平吧?”陈学义称,“倒的时候,政府是指望不上的。”
最可怕的是,在鼓励企业上马光伏项目时,我们的国内市场却迟迟未向光伏企业打开大门。
杭州浙大桑尼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如今正积极开拓第三世界国家的市场,东南亚、南美等国成为他们“探险”的步伐。副总经理冯德印告诉记者,在这些国家为居民提供太阳能发电支持,并入电网很容易。而在国内,光伏企业发电入网很困难。
陈斌同样提到了这一点,“现在看来光伏企业对外的途径基本都困难重重,转向国内市场‘自救’是重要的渠道。但是你电网不开放,光伏企业怎么办?”
拔苗助长,不按市场规律办事,光伏产业如同一辆未装好刹车的汽车,被踩了一脚油门后风驰电掣,危机四伏:这些行为的恶果,最终全由企业背负。
“现在我们很多同行都在后悔,当初不该听政府的话。”陈学义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