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年,光伏产业可谓春光无限,国内外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而如今却遭遇产业“寒冬”。究其原因是国内技术不够成熟且大多数企业对国内外暂时高涨的行情预估错误所致,加上又适逢“双反”,这突如其来的打击让我国光伏产业一蹶不振。
太阳能具有可再生和环保等方面的特点,利用太阳能的最佳方式是光伏转换,就是利用光伏效应,使太阳光射到硅材料上产生电流直接发电。以硅材料的应用开发形成的产业链条称之为“光伏产业”,包括高纯多晶硅原材料生产、太阳能电池生产、太阳能电池组件生产、相关生产设备的制造等。如上特点让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国家都将太阳能作为重点发展的新能源产业。
光伏产业之初,随着国际对于太阳能光伏产品需求的日益增长,国内越来越多的企业成为光伏产品的OEM工厂,并且借此机会不断发展壮大。恰逢美国新能源政策为国内光伏企业开辟通道,不少国内的行业龙头纷纷在美国成立承包光伏发电项目的子公司,积极进军当地光伏发电市场。目前,中国光伏产业的市场有95%都在国外,而国内的应用则十分有限,这无疑加大了企业的销售风险,等于被别人捏着命脉走。
几年以来,多数企业尚未从全球经济危机的重创中恢复过来,近期又面临美国“双反”调查。欧洲大环境的不景气已经让中国光伏产业如履薄冰,美国又在此时落井下石。困境中的中国光伏企业该何去何从?
笔者认为,我国光伏企业应摒弃一贯的依赖出口的模式,加大国内市场的开发力度,积极推动光伏产品的应用,加强产品自主研发技术并且进行多元化销售。互联网的高速发展,让诸多在线下市场遇堵的企业如枯木逢春,国内光伏企业何不加以借鉴。
国内光伏产业大洗牌已进入倒计时,行业大整合在所难免。我国光伏产业发展迅速,目前产能稳居世界第一,相关产业链也比较完善。虽然产业技术与发达国家还存在差距,通过这次清洗,不但能加快国内光伏产品的结构调整,提高产品质量;还可通过多市场开拓,为企业自身覆上一层保障,也会使国内光伏产业向国际高端领域迈进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