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德国工业巨头西门子公司宣布将退出太阳能业务,并将与潜在的收购者就购买其太阳能业务举行会谈。与此同时,西门子将保留风力和水力发电等再生能源业务。消息甫一传出,备受欧美“双反”(反倾销、反补贴)政策困扰的光伏产业再度引发人们的关注。业内专家表示,太阳能业务依然是新能源前进的方向,如何开拓国内市场与非欧美市场或能“化危为机”。
工业巨头退出太阳能领域?
“双反”令光伏业雪上加霜
西门子内部高层表示,由于成本压力巨大以及业务增长缓慢等原因,太阳能业务盈利甚微。未来西门子将主要发展风电和水电以及其他能源领域的业务,包括火电、风电以及石油、天然气和电力输送等。
2009年,西门子收购阿基米德太阳能公司(Archimede Solar Energy)和Solel太阳能发电公司(Solel Solar Systems)等企业成立太阳能相关部门。但自一年前西门子把这批业务绑进独立部门以来,太阳能发电事业就一直呈现亏损状态。
业内专家表示,工业巨头西门子之所以退出太阳能业务,或是由于光伏行业利润率低于预期,加上西门子在太阳能领域技术并不占据顶尖优势地位,因此西门子开始强化风电、氢能源、燃料电池方向的业务,这些与欧盟可再生能源体系的建设方向一致。
与西门子退出太阳能业务相对应的是,近期欧美相继对华抡起“反倾销、反补贴”的大棒,导致原材料和成品出口“两头在外”光伏产业大军或将不得不面对超过90%以上份额市场的“沦陷”。
对于欧美的“双反”大棒,国内大部分企业有自己的话要说。晶科能源首席营销官Arturo Herrero表示,不公平的反倾销陈诉不会影响公司的运营与全球战略,并有信心与这类不公平的陈诉斗争。与贸易保护主义相对,公平与透明的竞争将降低光伏的使用成本,提高太阳能在新兴能源中的竞争优势,最终促进整个行业的繁荣。
业内专家认为,西门子的战略调整还是比较快的,目前工业领域领头羊都不看好光伏,加上近期欧美的“双反”政策,看来未来光伏的市场存在一定的隐忧,如何“化危为机”成为许多企业需要面临的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