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当前的中国光伏危机,专家梳理出中国光伏产业的诸多弊病:盲目扩张、产能过剩、技术创新不足、过度依赖补贴和传统能源的比价、海外市场过于集中等等,这些确实是中国光伏走入困境的主要因素,中国光伏业要想重新振兴,必须从这些弊端改起。
面对美国欧盟的制裁,无论政府还是企业要积极进行交涉和应对,采取适当的反制措施也是可以的,但主动权不在我们手里、不可控因素太多;不痛改现状,只着眼于开拓其他海外市场,可能又会招致其他国家新的贸易制裁;调整产业结构、压缩产能是必须的,但是这意味着将有一大批企业像在历次经济结构调整时的许多企业一样被淘汰,为我们的盲目付出沉重的“学费”;提高创新能力、真正掌握核心技术是中国光伏业走出困境的重要条件,我们从学生做起,一开始依赖国外技术和设备,现在我们要超越老师,相信聪明勤劳的中国光伏人一定能够做到,但是需要时间和资金;而马上取消补贴,将会使中国光伏全军覆灭(国外的光伏也依靠政府补贴)。正如史立山指出:“目前制约太阳能发电推广应用的主要因素是成本较高,离开补贴难以发展。”
除此之外,我们还能做什么?
80%和0.8%分别是我国光伏产能在全球总产能的占比和中国光伏应用市场在全球市场的占比。悬殊的比例差距映衬出我国光伏产业内外供需失衡的现状。所以,当务之急要尽快培育中国的光伏市场。借用史立山的观点:“我们要做的就是尽最大的努力降低光伏产品的价格,只有实现光伏发电价格与其他能源价格的基本相当,光伏发电市场才能够真正释放出来。同时,要加快培育国内多元化的光伏发电市场,积极推进上网电价和分布式网络。”
我们看到,现在无论中央政府、地方政府还是企业都看清了这一点,“拓荒”国内太阳能应用市场已经成为政策发力方向。
国务院8月23日召开的常务会议,明确提出了“支持自给式太阳能等新能源产品进入公共设施和家庭”。
科技部今年4月正式发布了《太阳能发电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将以降低太阳能光伏发电成本为中心,技术创新与“金太阳”示范工程相结合,推进布局攻关、多层次的技术研发和产业服务体系的建立,提升低成本高效的晶硅电池、薄膜太阳电池和高倍聚光电池产业化技术。
工信部近期正在进一步落实国家太阳能光伏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通过发展基金、技术改造等大力支持光伏产业关键技术研发、鼓励内需市场扩展。
日前,国家能源局召开光伏产业发展座谈会,部署了几项重点工作,包括制定和实施可再生能源电力配额制;加速启动国内分布式光伏市场;结合新能源示范城市和绿色能源县建设,集中开展一批光伏发电示范项目建设。
下一页> 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