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自身存在问题,当市场变化的时候,矛盾和危机自然暴露无遗。
其实,在美国和欧盟要制裁中国光伏以前,中国光伏产业由于自身产能、资金等问题已经出现难以为继的局面。据统计,2011年全球的光伏组件产能约为50GW,其中中国已有及在建的组件产能总量约在30GW,而2011年全球新增的装机容量只有29.7GW。以此计算,2011年中国的产能就能满足全世界的需求,有约20GW的产能处于过剩状态。
自去年以来,全球多晶硅、光伏组件市场价格一路暴跌,今年上半年多晶硅价格已经从30.5美元/公斤下降至23.6美元/公斤,降幅达22.6%,加上市场需求不振,中国光伏制造业陷入了空前的困境之中。国内多晶硅生产企业超过九成停产,大批中小光伏组件厂商倒闭,即使是行业龙头的上市公司,经营状况同样陷入恶化。在光伏企业聚集地之一江苏常州,当地今年上半年工业经济分析会披露的信息显示,常州的光伏行业大部分企业开工不足,特别是中小企业、新上企业和设备制造企业,停产、半停产的企业数量超过60%。正如原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副所长李俊峰非常无奈地调侃:“光伏产业这几年走得太快了!一年干了五年的活儿,五年之后变得无路可走了。”
现在,严酷的事实倒逼我们必须深刻反思:用什么来拯救中国光伏,一些专家和业界人士不乏真知灼见。
比如,参与对欧盟进行交涉的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研究员白明认为,如果欧盟最终作出肯定性裁决,为了增强实力和竞争力,中国光伏业将面临一次产业调整,同时,在失去了欧洲市场以后,会将产品销售深入拓展到国内市场或欧洲以外的其他国家。
天合光能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高纪凡在夏季达沃斯论坛上称,中国光伏产业应该反思,如何使中国不仅成为全球第一大光伏产品的制造国,也能够成为全球第一大的市场国,欢迎包括欧洲、北美和其他地区的企业同样到中国市场来取得它的市场份额。
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副理事长赵玉文表示,如果中国不开拓内需市场,对中国光伏产业的打击将是灾难性的。
国务院参事、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理事长石定寰在第十二届中国光伏大会上剖析,中国光伏业产能过剩,产业链结构不尽合理,技术水平落后,标准、检测认证等环节不健全,保证市场健康有序发展的规则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
而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史立山更是一针见血的指出,造成这种局面最主要的原因是前几年光伏产品市场发展太快,效益诱人,光伏制造业低水平盲目扩张,致使产能过剩,技术创新不足,外部因素一有变化就难以抵抗。而地方政府为了提升业绩,增加税收,也成了光伏业盲目扩张的一大推手。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