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比光伏网讯:最近,尚德电力掌舵人施正荣的日子很不好过。这个已经掉下神坛的企业家,正在接受来自媒体、政府、银行甚至旗下员工的“讨伐”。这种汹涌的态势不亚于当时将他推向人生巅峰时的情景。
在很多报道的描述中,施正荣成为一个贪婪和自私的人,企业面临危机而他拒绝以个人全部财力施救,“似乎他宁愿让无锡尚德破产。”这也是本刊在最新一期封面《双雄早衰》中所获得的信息。
想必很多人对此失望,而当地政府则陷入愤怒。有消息说,当地政府正在努力促成尚德电力在纽交所退市,并由地方国有企业接管其核心资产——无锡尚德,从而避免政府和银行庞大的投资打水漂,并保留可观的就业。在这场游戏中施正荣很可能出局。而施正荣自己的想法则是让债务主体无锡尚德破产,从而保留尚德电力上市公司的壳与其他资产。
在评判施正荣的选择时,大可不必给他戴上道德的枷锁。当企业已无力继续生存,就应该按照市场规则进行处置,而是否愿意将全部身家做陪葬或赌注,那是个人的自由,作为旁观者或许不认同,但可以理解。
按照市场法则,即使最坏的情况下无锡尚德破产重组,施正荣的光伏事业还有一线生机。至于在企业经营过程中,施正荣是否通过关联交易进行利益输送、侵犯股东权益,甚至抽空无锡尚德,这需要纽交所甚至第三方做进一步调查。
但不得不警惕的是,如果说尚德已经成为一个悲剧,那政府再次掌控这一企业则很可能是悲剧的悲剧。当年太子奶的破产和政府接管已经为大家提供了一个活生生的案例。政府接管尚德,最后的结果很可能是,既无法挽回政府的损失,企业也万劫不复。
施正荣走到今天,是他所犯的各种错误与产业环境恶化共同作用的结果,政府更是扮演了“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的角色。我们当年说“首富政府造”,今天同样是“首负政府造”。
在最初发展的时候,尚德与地方政府建立了非同寻常“相互捆绑”的密切关系,贷款、补贴催肥和刺激了施正荣扩张的野心,彭小峰执掌的赛维,张志熔创立的中国最大的民营造船企业熔盛重工莫不如此。地方政府充当了他们的“保护伞”、“起搏器”,让他们一度燃起巨大的犹如吸毒般的生命力。现在,这些企业都在生死边缘,行业也走向深度调整。
真正的问题在于,通过这些案例,我们必须厘清新兴经济和政府的关系与边界。“有问题,找市长”这是上个世纪中国脱离计划经济所竭力批判的典型行为,如今却是如此普遍和盛行。企业能够为地方增加GDP便待之如上宾,土地划拨、税收优惠、电价优惠应有尽有,一旦企业成为负累、产业进入调整和衰退便弃之如敝履。
对于新兴行业甚至高科技产业的发展,很多时候我们看到的是一哄而上、涸泽而渔,然后换一个行业继续进行野蛮开垦,这让许多本来潜力巨大的行业迅速“变老”。对此,无论是产业规划部门还是地方政府都应该深刻反思,否则这样的悲剧会一再上演。
回到施正荣,这个看上去矛盾复杂实际上简单的人,多年来为名利所困。前几年去他的办公室,墙上满眼都是他获得各种荣誉、演讲以及领导合影的照片,办公室门前则是一尊招财的金蟾。对于一家成长起来的领军企业而言,要想基业长青,企业家必须避免被名利所左右,甚至是政府所左右。
施正荣又是一个极好面子、自尊心很强的人,在有限的几次访谈中,即使是面对显而易见的决策失误,他都未直接承认过自己的问题,对媒体如此,在企业内部可想而知。本刊记者采访中,政府官员甚至称除了施正荣,尚德工号的前100名都走光了,这也许有些夸张,但尚德高层的大量流失确是事实。
有时甚至想,尚德是一家基因不纯的公司,西方的、政府的、本土的、技术的、市场的,这些因素糅杂在一个快速崛起和膨胀的企业中,而又缺乏一种强有力的企业文化把这些不同的基因融合在一起。
实际上,施正荣与地方政府打交道的过程也是艰辛无比。2008年金融危机时,笔者坐在施正荣的座驾中曾与他有一次谈心,在谈到几年前与政府派驻尚德的高管进行权力争夺时,他形容自己“心口就像被一块大石头压着”。
不管怎样,没有人愿意看到一家曾经的明星公司走向破产。对于施正荣,有了当年捧杀的教训,今天的棒杀同样不可取。作为一个企业家,施正荣和他领导的尚德的确推动了中国光伏产业的进步,为地方政府带来了大量利税和就业,这是我们必须承认和尊重的。(作者袭祥德,系《中国企业家》高级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