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六月底,有消息透露出,国开行将完成关于进一步加强金融信贷扶持光伏产业健康发展建议,将重点确保“六大六小”12家光伏企业授信额度,其余光伏企业贷款将受到严控。这“六大”包括:赛维LDK、中能、尚德电力、英利、天合光能和晶澳。“六小”包括:阿特斯、晶科、阳光电源(300274)、中电光伏、新奥和昱辉阳光。
业内分析人士认为,此名单基本包括了目前行业内最有优势的企业,“六大”是已经具有规模和品牌实力的龙头,“六小”是指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型企业。
美国商务部光伏“双反”终裁落定之后,又有消息传出,工信部、国家能源局等部门正酝酿一系列光伏产业扶持政策,国家能源局正在制定“促进我国光伏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将从多个方面支持产业发展,包括扩大国内市场需求、推进企业兼并重组和产业创新进步等。
从政府直接出钱“相救”到企业“自救“和政策救市相结合,这也算一个进步。但有一点可以确认,中国相关政府部门对光伏企业的拯救行为不应盲目化,应当有的放矢,更有针对性。
吴学杰认为,政府要救市,更要找到好的下游应用模式,才是破解当下光伏市场供需矛盾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