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两头在外、市场突前”的结构,导致行业危机传导很快,企业抗风险能力非常脆弱。而快速膨胀的产能过剩和不计后果的价格混战,很快透支光了中国光伏产业的盈利前景。国际市场一旦出现风吹草动,最先受害的就是中国光伏企业。本轮光伏产业面临困境的前因后果,正是如此。
要不得的“死马当作活马医”
那么,外界对于某些光伏企业“大而不能倒”的质疑,是否正是当前地方政府不遗余力给他们输血的初衷呢?对此,有业内人士坦言,光伏公司是各地的明星企业,是一个地方的标杆。不少地方在过去几年中,将这些光伏公司作为利税大户和新兴产业的代表来宣传。从某种意义上说,它们不能随意倒下。假设某些光伏公司破产倒闭,除了影响GDP之外,更多的是关系到几万人的工作和当地招商引资。
如果是秉持这个思路,那么当前各地出手救市的最终目的,其实还是挽救地方政府的脸面和政绩。正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类似光伏这样一哄而上、一放就死的产业模式,本质上都是这种政绩观的产物。
现实的问题是,这些亏损企业的处理过程往往冗长而复杂,政府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资本填窟窿。当年种下的是摇钱树,结果拔苗助长,最后成了填不满的销金窟,却还想着要砸钱继续包装成摇钱树。这样自欺欺人的逻辑显然要不得。
何况,做为市场经济中的实体,优胜劣汰本就是行业周期中不可违背的发展规律和竞争法则。地方政府反其道而行之,偏要“死马当作活马医”,最终的后果很可能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业内一个比较普遍的看法是,目前光伏行业已进入“疗伤期”,重新达到供需平衡,必须通过企业去库存、调节开工率、行业洗牌等一系列过程来完成。这个过程,政府不能越俎代庖。预计在2-3年内,全国光伏电池产能在100-200兆瓦之间的小企业会面临淘汰,占目前总产能的比重在25%左右。
无论怎样,有关企业和地方政府都要做好长期过冬的准备,也要认真评估亏损企业是否值得救,以及如何拯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