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伯强:其实比较悲观。在当初美国提出双反的时候我就觉得欧盟会跟,我曾经做过这样的评论,现在看来没有什么意料之外,之所以说比较悲观就是这个双反的套路差不多,美国成立的话欧盟那边也很可能会成立,现在的问题是欧盟对于中国光伏产业的打击更为严重,美国打击其实没有那么严重。
我们的光伏产业在欧盟的市场会更大一些,影响更大。从美国到欧盟,看起来中国的光伏产业出口目前重重障碍,有人就说既然我们出口受阻了,就应该大力发展国内市场,比如建一些光伏发电站,既节能环保又能消化目前我们光伏产业的产能。目前为什么没有大规模的启动光伏产品的国内市场呢?
林伯强:其实是这样的,光伏在整体能源当中是个奢侈品,比较贵,欧盟美国之所以可以做的比较好是因为政府的补贴比较大,老百姓的电价承受能力也比较高。当然,大家必须把太阳能区分开来,终端设备制造咱们比较强,但是终端利用他们比咱们强很多,前期的中国太阳能企业基本上靠美国跟欧盟的大规模太阳能补贴来支撑的。所以说站在一个更高的高度讲,我觉得中国之所以说前期没有做的很大,跟太阳能比较贵有关系,跟太阳能企业本身的市场定位也有关系。
很少有人提出国内市场应该怎么办的问题,到最近才提出来是不对的。当一个产业整体的市场都依靠国外时,这个行业肯定是不可持续,而且更关键的是太阳能这种产品必须靠补贴来生存。难道当初就没想到这个道理吗?我觉得应该能够想得到。所以政府现在已经没有什么退路了,政府以前怎么做是以前的事情,今后接下来就必须成就太阳能行业,除了说清发展之外其实还成就光伏产业在国际地位。因为我们的光伏在国际上是有一席之地的,产能我们最大,至于说在技术方面我们强不强那是另外一个层面的事情,但是这个位置已经在那儿了,丧失这个位置我们将丧失在新能源革命当中的一个很重要的环节。所以政府现在必须尽快的站出来成就行业,这个成就肯定是需要补贴的,需要掏钱,但是如果整个行业垮下去的话也是要损失的,所以这个账也比较容易算。
面对美国的仲裁我们能够采取哪些反制手段呢?
林伯强:其实反制的手段有,但是我个人感觉这个效果不会像大家想象的那么好。目前咱们主要是对多晶硅产品进行调查,这应该是一个反制,当然还可以再找其他东西,这个东西是一个双输的,其实美国人也明白这个道理,凡是这种贸易壁垒都是一个双输的局面,也就是说咱们即使说在反制手段上面取得一定的效果,赢得的东西也不多。
光伏企业本身应该如何实现自救自强呢?
林伯强:企业要解决光伏目前的产能过剩。这个行业现在应该是很混乱,有强的但是弱的非常多,所以太阳能企业解决目前的问题肯定要经历一个比较惨烈的产业整合,这应该是一个很残酷过程,但也应该是一个重新成长的过程。但现在比较关注的就是整合的时间不能太长,否则的话可能会影响整个企业跟整个行业的发展。这就需要政府在整合的过程当中尽量把手放开,让整合淘汰成为市场行为而不是政府参与的行为,我觉得这回双反也有一些积极的方面,即太阳能企业今后要明确自己的市场定位,更好的把握市场风险,以往对这块关注是非常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