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新能源领域,尚理投资在文化产业上也收获颇丰,华录百纳是尚理投资的得意之作。创立于2002年的北京华录百纳影视股份有限公司代表作有《汉武大帝》、《媳妇的美好时代》、《王贵与安娜》、《双面胶》、《红楼梦》(新版)等等。
2008年9月25日,尚理投资以现金1250万元认购华录百纳新增注册资本中的125万元,占股为10%;华录百纳上市后,尚理投资的持股比例被稀释至7.5%。以华录百纳发行价45元计算,尚理投资获得了16.20倍的账面投资回报,张唯至今仍担任华录百纳的监事。
挥霍的光伏巨头
这些都是老板个人的生意,如今很多从尚德黯然离开的老员工聚会时,他们总是会回忆当年公司辉煌的日子。
2005年上市后的两年,是施正荣最春风得意的两年,也是尚德手中的资金最充裕的两年。刚刚从华尔街融得4亿美金的尚德公司上上下下,正在兴奋地挥霍这些公司刚成立4年就获得的金钱。
外界很难想象,彼时尚德一年仅花在企业社会责任相关活动上的资金就接近6000万之巨;而倘若尚德有活动要到北京举行,“直接订钓鱼台国宾馆就好了”。“所有的东西都是采购最好的,连尚德的名片成本都是7毛钱一张。”一位尚德集团办公室的人士回忆起当年的盛况,无不唏嘘感叹。
“从来没有一家企业像尚德这么牛气,他们称不需要银行的贷款,要做就只有信用贷款一条路,要抵押是从来没听说过的。”无锡建设银行一位内部人士说,信贷员想去尚德收集资料,经常连门都进不去。
即便到2011年财务已经非常吃紧的时候,尚德仍隆重操办了其十周年的庆典。工作人员自豪地说,宴会当晚的啤酒是从德国空运过来,而原本设计让施正荣从直升机上降落出场的运营团队,也是从法国请来的。整个庆典,尚德花费了七百多万元,这已经算是一切从简。
与之相伴的是接二连三的投资失误:尚德耗巨资与全球十大硅片供应商之一MEMC公司签订了硅片供应长单,又以1.07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日本MSK公司三分之二的股权,后来又宣布投资3亿美元进军薄膜太阳能电池。媒体报道,与MEMC的合作至少损失了2.12亿美元,日本的收购也一直没做起来,而投资薄膜工厂的损失则达到10亿元人民币。
尚德的一位高管坦承,如果当年不乱花钱,现在也许能熬过来。
不过,对这个光伏巨头如今的遭遇,地方政府也难辞其咎。“如果不是政府拼命要求扩产,也不会成现在这个样子。”尚德一位内部人士抱怨说,“当初尚德也是为无锡争了光的,但现在却成了讨人嫌的。”
下一页> 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