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涉案金额最大的贸易争端发生在了光伏产业上。
9月6日,欧盟委员会宣布对从中国进口的光伏板、光伏电池以及其他光伏组件发起反倾销调查。据欧盟委员会统计,2011中国出口到欧洲的光伏产品价值210亿欧元(265亿美元)。
这并不是中国光伏产品第一次面临反倾销的调查。去年11月,美国商务部对从中国进口的太阳能电池板展开反倾销反补贴调查。今年上半年美国商务部初裁决定对中国光伏产品征收2.90%到4.73%的反补贴关税、31.14%到249.96%的反倾销关税。中国光伏产品最大的两个出口国不约而同地对中国进行贸易制裁。
2011年,中国向欧洲市场出口光伏组件达11.4GW,占据全部出口量的74.7%;2011年中国向美国出口的光伏组件达1.9GW,占据全部出口量的12.4%。毋庸置疑,到目前为止,欧洲仍是中国光伏产品最大的出口市场。对于很多中国光伏制造企业而言,超过50%的生产产品都要销往欧洲。
欧盟对中国光伏开展反倾销调查的原因和美国一样。一边是全球光伏制造业的半壁江山被中国企业占据;另一边是大批欧美光伏制造商破产死亡。欧美企业认为中国光伏制造商用了非公平竞争的手段,比如过多的政府补贴和倾销。
代表逾20家欧洲太阳能企业的民间组织EU ProSun称,中国已在欧洲市场上倾销太阳能电池板两年时间,仅今年就加速了20个欧洲光伏制造商的破产,曾为全球最大太阳能光伏电池制造企业的德国Q-Cells也在今年4月申请了破产。
与美国双反调查相比,欧盟反倾销调查涉案金额高于美国4至5倍,而且范围更广,除了光伏组件外,还包括进口的关键部件如电池片、硅片。
若欧盟委员会在15个月调查过程中,认定倾销证据确凿,将可能采取贸易保护条款对中国产品征收9个月临时反倾销税。若欧盟这一惩罚性关税征收,对中国光伏制造企业的伤害,远远大于美国惩罚性关税的征收。
到时中国光伏产业将发生怎样的变化?
首先到来的是中国政府的反制。8月17日,江西赛维、江苏中能、洛阳中硅等多家光伏上游的多晶硅企业曾向商务部提出欧盟对华倾销多晶硅立案调查。中国商务部已经受理,将在9月17日之前决定是否立案。
更长线来看,国内光伏安装市场的扩大成为必然。不久前,中国光伏发电“十二五”规划对装机容量目标再次做出了调整,由21GW调整到40GW。到2011年年底,中国光伏总装机容量仅为3.6GW。未来三年中国光伏装机量将以十倍增速增长。
由于欧盟调查范围如此之广,包括组件、电池片、硅片,为了规避惩罚性关税,大的光伏制造商很有可能将生产线转移到海外。事实上,尚德已经在美国建立组件生产厂,阿特斯也在加拿大建了两条产能为200MW的全自动化生产线。为了规避贸易摩擦,大的光伏制造商生产线海外转移的趋势也会加强。
对于中小光伏企业而言,在这波洗牌整合中会出局,欧盟设置的市场高壁垒会加速这批中小企业的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