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外遭遇反倾销的光伏行业,急需回头寻找国内市场来疗伤。
昨日,国家能源局在其官方网站上发布通知,正式印发《太阳能发电“十二五”规划》(下称《规划》)。《规划》指出,到2015年底,中国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达到21GW以上,年发电量达到250亿千瓦时。
“这对中国光伏企业来说,尤其是龙头企业,是一个政策利好。”保利协鑫旗下江苏中能硅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吕锦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但是21GW的规模也太小了。”目前中国光伏产业的产能已经达到35GW。
《规划》指出,到2020年中国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将达到50GW。这被视为是提振中国太阳能光伏产业的一个举措。“国际市场的形势不太好,国内企业面临的压力特别大。”国家科技部和国家发改委新能源国际科技合作办公室副主任赵刚近日告诉本报记者。
生存威胁
自去年年底以来,利润大幅下滑、企业濒临倒闭以及国际贸易争端加剧等一系列硬伤,重创了风光多年的中国光伏企业,并使之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危机。
实际上,眼下中国光伏已经难以在国际市场上找到属于自己的容身之地。
发展10年来,中国的光伏企业几乎把九成以上的产品远销到了欧美国家,因为这些政府为太阳能发电企业提供慷慨的补贴,但这样的补贴却随着欧债危机等问题而走到尽头。
中国光伏企业所增加的产能已大大超过了欧洲市场的承受力。2011年7月,以太阳能发电著称的德国将太阳能的上网电价补贴减少15%,而法国、西班牙、捷克和其他欧洲国家也在减少对太阳能电力行业的支持。
现在,这些光伏企业不得不寻求国内市场以走出泥潭。记者从国家能源局官方网站了解到,8月16日,中国诸多光伏巨头一起参加了由国家能源局组织召开的一次光伏产业发展座谈会,并侧重讨论了扩大国内光伏应用市场和应对光伏制造企业经营困难的途径和对策,试图寻求光伏走出泥潭之路。
与会企业负责人和专家在会上说,受金融危机和贸易保护主义影响,中国光伏产业的国际市场环境形势严峻,骨干企业也面临着生存威胁。
两个月前,美国投资机构MaximGroup的统计数据显示,中国最大的10家光伏企业的债务累计已高达175亿美元,约合1110亿元人民币,国内整个光伏产业已接近破产边缘,其中赛维和尚德破产的可能性最大。
中国光伏产业联盟提供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多晶硅价格已经从30.5美元/公斤下降至23.6美元/公斤,降幅达22.6%,各光伏企业毛利率急速下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