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诉、立案、调查、初裁、终裁。这个过程,在美国的双反中,中国光伏企业已经走完了大部分,初裁的结果离预期很遥远美国商务部初裁对中国太阳能企业的产品征收不低于30%的惩罚性进口关税,中国多数大型出口商都受到影响。
那么,这一次的结果会不会步美国的后尘呢?能源专家林伯强认为,欧盟跟随美国的可能性很大。
但屠新泉认为,相比于美国,欧盟的情况可能乐观一些。从政治因素看,中欧比中美的关系要缓和。从经济上讲,欧洲深陷债务危机,需要中国的援助,这点或许能对光伏的反倾销案有积极作用。
但在程鹏看来,由于不确定因素太多,目前并不好判断。虽然欧洲处于债务危机中,经济上希望中国支援,但在债务危机下,贸易保护主义会抬头。目前光伏行业不景气,企业都有很强的生存压力,出于对本国企业保护的考虑,欧盟对中国光伏产品作出反倾销制裁的可能性也很大。
但屠新泉认为,贸易战对解决问题没有任何帮助,双方应该寻找中欧光伏企业合作的方式,联合起来渡过难关,而不是自相残杀。
而在林伯强看来,中国政府要出来救市,不过,救市并不是救企业,而是要出更大规模的补贴,解决光伏发展的成本问题,扩大光伏应用市场,解决设备的利用问题,盘活整个产业。这也可以解决光伏严重依赖欧美市场的尴尬境地。
欧盟反倾销,损人不利己
欧盟反倾销一旦对中国光伏业展开贸易制裁,中国光伏业固然势必遭遇巨大冲击,但是欧盟的光伏产业也将是这一政策的受害者。
国家商务部进出口公平贸易局负责人分析指出,光伏电池的原材料价格下降和中国产业技术进步,是中国光伏电池具有价格竞争力的主要原因,并非欧盟某些企业声称的倾销行为。作为生产光伏电池的主要原材料,多晶硅的进口价格近年来不断下降,由2008年最高的近300美元/公斤降至目前不到30美元/公斤,促使光伏电池价格不断降低。因此认为中国光伏电池产品存在倾销是没有依据的。
精龙光电公关总监张宜林也表示,如果欧盟对中国光伏业展开贸易制裁,一方面会大幅提升欧洲下游客户的生产成本;另一方面,中国也势必会采取针锋相对的措施进行反制裁,欧盟的多晶硅、上游原材料及生产设备对中国的出口也将受到很大的影响。
商务部数据显示,中国去年从德国进口多晶硅材料是7.64亿美元,从德国进口光伏电池生产用的银浆原料为3.6亿美元。中国累计从海外采购约400亿元的光伏电池生产设备,其中从德国、瑞士等欧洲国家进口占到了45%。
通威集团董事局主席刘汉元明确表示,“我曾与众行业代表交换意见,大家的一致观点是:欧盟的做法损人不利己,欧方应尽快来华磋商,解决贸易争端。”
抱团积极抗辩应诉
业内人士认为,面对欧美的“包围圈”,中国的光伏行业不能坐以待毙,需要团结起来积极抗辩应诉。
中山大学太阳能系统研究所副所长洪瑞江说,中国企业一是要通过行业协会团结起来寻求应对办法,二是要通过政府的相关部门积极应诉和抗辩,在欧盟做出关税初裁之前寻求协商,争取让欧盟在关税额度上做出一定的妥协。
广东省太阳能协会常务副会
下一页> 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