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欧盟委员会宣布对华光伏组件、关键零部件如硅片等发起反倾销程序,产品范围比美国有所扩大。据了解,中国机电商会、英利等企业、业内专家均在召开会议,研究如何应对。
中国出售了约210亿欧元(合264.7亿美元)的太阳能电池板和组件至欧洲,欧洲约60%的光伏产品来自中国,欧洲市场对中国光伏企业的意义远远大于美国。因此,在传出欧盟将会对华光伏产品立案的消息之后,中国各大光伏企业十分紧张,要求中国商务部、地方政府等极力阻止立案。不过,这一表态并未阻止欧盟的行动。上周五,欧盟委员会向中国商务部发来照会。“我们极力去阻止立案,虽然很难,因为一旦立案就会对中国光伏产业造成致命打击。”天合光能董事长高纪凡此间表示。他称,虽然立案之后还有15个月才会出初裁结果,但从美国发起双反至今造成的影响看,一旦立案,国外市场就会出现大幅停滞,自去年三季度至今,中国光伏产品在美国销售额远远低于往年同期水平。
商务部出面
就在欧盟委员会发布公告,对中国光伏电池发起反倾销调查后。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就此表示,尽管中方多次呼吁通过磋商合作化解光伏产品贸易摩擦,但欧盟委员会仍执意发起反倾销调查。中方对此深表遗憾。
沈丹阳说,金融危机以来,世界经济复苏滞缓,各国光伏产业都出现了企业经营困难,破产倒闭等现象,中国也不例外。沈丹阳强调,“亡羊补牢,为时未晚。”中方再次敦促欧方信守二十国集团洛斯卡沃斯峰会承诺:在2014年前不采取任何新的贸易和投资保护主义措施,并收回任何已产生的新保护主义措施。中方呼吁欧方能从中欧经贸合作的大局出发,认真考虑中方的立场和建议,通过磋商合作解决光伏产品贸易摩擦。
行业内忧外患
我国是全球光伏组件企业的主要聚集地,辉煌期曾培育出无锡尚德这样的国际领先上市企业。但随着赛维LDK、尚德等巨头的破产消息的不断传出,大量中小型光伏企业破产、老板跑路的新闻频现报端,中国光伏产业风光不再。曾经高投入、高产出、高利润的“三高”光伏产业,似乎瞬间就走入了低谷。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是阶段性的产能过剩导致了光伏业的寒冬。受到2010年光伏产品热销的鼓舞,去年下半年国内很多企业开始迅速扩大产能,这些产能正好在今年释放,又逢国际市场需求低迷,两者叠加之下就造成了供需的进一步失衡。据计算,去年一年中国的产能就能满足全世界的需求,有约20GW的产能处于过剩状态。
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副所长李俊峰从行业发展角度分析认为,光伏产业作为朝阳产业,未来5年全球光伏装机容量将至少增加138.2GW,长期看并不存在产能过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