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比光伏网讯:中国光伏企业在全球光伏产业链位置有点“尴尬”,而这决定了对欧盟反倾销采取反制措施也将心有余而力不足。
8月17日,江西赛维LDK光伏硅科技、江苏中能硅业等在内的几大光伏企业联合向中国商务部提出对来自欧盟的多晶硅实行“双反”调查,商务部受理此案,但至今未公布是否立案。这一度被认为是中国反制的一大利器。
据接近中国商务部的权威人士透露,商务部“很快就会启动对欧盟多晶硅的‘双反’(反倾销、反补贴)调查”。多晶硅是光伏产品的主要原料。
不过,有分析人士称,“中国光伏企业在下游占的比重很大,外国企业在上游占得很大,这种反制是自己给自己抬价,制的是自己。”
中国制造太阳能电池板所需的原材料、技术及设备大部分是从欧洲等发达国家和地区进口。数据显示,2011年中国仅从德国就进口价值3.6亿美元的银浆,进口多晶硅更是高达7.64亿美元。近年来,中国累计从德国和瑞士等欧洲国家采购约108亿元的生产设备。
“这个起不了作用,中国光伏企业在中游占的比重很大,外国企业在上游占的比重很大,如果‘双反’欧盟多晶硅,等于是中国自己把原料价格抬上去了。”王海生认为,外国企业在上下游两端,中国光伏企业居中生存,确实没有力量反制。
对于是否支持中国对欧盟多晶硅“双反”,英利法务总监陈卓称,他们持不支持态度,多晶硅作为光伏行业的重要原料之一,多年来一直依赖进口,随着保利协鑫、赛维LDK等企业涉足多晶硅以后,进口份额不断下滑,但去年进口多晶硅仍有6万多吨。如果对欧盟的多晶硅征收反倾销税,受伤害更大的还是中国光伏企业。
按照SolarWorld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弗兰克·阿斯贝克的说法,太阳能世界公司财务状况不佳的主要原因不是自身错误,而是“中国企业非法竞争扰乱了市场”。
欧盟委员会9月6日决定受理此案,对中国企业开展反倾销调查,预计2013年6月前做出初裁。欧盟一旦判定征收反倾销关税,收税日期将向前追溯。
对此,德国诺尔律师事务所法律专家赵辉指出,对于欧盟的调查,中国光伏企业不应袖手旁观,以为事不关己,因为反倾销程序基本上是分别针对各个企业。因此任何一个企业只有全力以赴去参与并争取说服欧盟委员会的反倾销审查,这个企业的产品才有可能被排除在倾销产品名单之外,或者仅被征收较少的反倾销税。
不过,此次欧盟的“反倾销”也许会带来意想不到的一轮抢装潮。
刘文平称,9个月后会有初裁,根据规则,追溯期最多是三个月,“据此看,我们认为应该有半年左右的时间窗口,在欧洲可能出现一波抢装。但这也有风险,那就是如果初裁提前。虽然我们认为这波抢装规模或许不会多么巨大,但至少可以减缓价格的下跌。因为在欧洲的中国组件现在已经非常便宜了,项目能够取得不错的回报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