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一年以来,中国光伏产业呈现一片萧条状态,一方面,这是近年来产业结构失衡、地方政府刺激与扩张过度的结果,另一方面,国际贸易环境的变化令光伏产业雪上加霜。
发达国家市场扩容曾给中国光伏企业带来高速发展机遇,但受金融危机冲击,欧美内部经济环境恶化,贸易防卫措施也纷至沓来。5月17日,美国商务部初步裁定对中国对美出口的光伏产品征收31.14%-249.96%的反倾销税,最终裁定在10月。7月24日,总部位于德国的太阳能企业SolarWorld也向欧盟委员会申诉,要求对中国光伏产品展开反倾销调查。按照欧盟法律,应在45日内做出是否立案决定,最后期限为9月6日。中国企业也不甘示弱。7月,4家国内光伏企业联合向商务部递交申请,要求对欧盟出口中国的多晶硅实行“双反”调查,得到商务部受理。
光伏贸易战一触即发,而8月底德国总理默克尔率领豪华政商阵容访华,为解决纠纷带来一丝转机。默克尔表示,现在中欧双方还有时间,希望以协商的方式解决。温家宝总理则回应说,这种解决争端的途径,可以对世界起到示范作用。
两国总理表达共识后,便有国内企业做出乐观解读,认为欧盟可能将取消反倾销立案。但9月4日又有媒体报道称,欧盟已向中国驻欧盟使团发出照会,确认将对中国出口欧洲的太阳能电池及其组件发起反倾销调查。于是空气又变得紧张起来,更有人称这是欧盟贸易委员德古赫特给默克尔的“一记耳光”。
一喜一悲,转换速度如此之快,无非表明此前业界对默克尔表态的作用冀望过高,也反映出光伏企业在风雨欲来时紧张、患得患失的心理。从法律上来讲,欧盟委员会的调查和默克尔访华是平行关系,默克尔只能在外围对欧盟调查提建议,没有参与决定权。
从情理上讲,也不能把默克尔的表态解读为对中国光伏产业政策无异议,相反,默克尔正是希望通过“协商”来解决欧洲人所称的“不公平”行为,如政府补贴等。而且,默克尔从原来人们猜测的“避谈太阳能议题”,一下子变成明确表态,更让德古赫特更有了坚持既定方案的动力,以显得欧盟总部并不是对德国俯首帖耳,更不会轻易向中国“叩头”。
这样的态势,也许确实会让一些光伏企业担心的“立案不可避免”的前景变为现实。但立案也不意味着再无转圜余地。欧盟官员对于反倾销案件的认定以及具体税率的确定,都拥有较大的自由裁量权。在这个过程中,中国政府可以继续发挥影响力,争取德国等方面的支持,以获得一个对国内企业更有利的结果,无论是在制裁还是税率方面。
可以说,在这个事件上默克尔和德古赫特分别唱了“红脸”和“白脸”。德古赫特2010年就任欧盟贸易委员时就向欧洲议会承诺,将对中国采取强硬立场。当然,一直以来,欧盟企业也对中国在市场准入、政府补贴、政府采购、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的政策颇有微词,希望欧盟贸易委员会对中国施压。但另一方面,中国和欧盟又互为对方的主要贸易伙伴,中国的庞大市场对困境中的欧洲经济复苏意义重大。“形势比人强。”虽然有德古赫特这样的“鹰派”,但任何对华贸易举措都必须考虑到可能的后果,且历史表明,欧盟官员在权衡利弊之后,通常也会做出符合其利益的决策,“贸易战”将是一个双方都会尽力趋避的选项。
对中欧关系关注者来说,目前的情景有似曾相识之感。2005年中国对欧纺织品出口配额取消后,中国纺织品凭借竞争优势大量涌入欧洲,欧洲纺织行业纷纷申请保护,导致欧盟贸易委员会考虑抡起反倾销与反补贴大棒。最终在2005年6月10日,欧盟对华纺织品贸易“15天特保预备期”到来前的最后一分钟,双方达成协议,避免一场两败俱伤的贸易战。纺织品贸易的规模远大于光伏产品,当时受到的关注也远大于目前的光伏纠纷。而且那时金融危机尚未爆发,欧洲经济一片繁荣,中国尚未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在世界经济中的分量远不如今天,欧洲有求于中国的事项很少。如果当时中欧双方就能找到出路避免零和性的对抗,今天的智慧和经验应该更多才对。
当年的纺织品争端还充分说明,欧盟内部并非铁板一块,不同国家和产业的利益诉求大相径庭。当时对华贸易保护主义呼声比较高的多是传统上纺织业较发达的南欧国家,如意大利、西班牙等,而以外贸作为主要经济命脉的北欧国家则反对壁垒,敦促南欧国家加快产业转型。
类似的态势也存在于今天。当前对华反倾销调查的推手是欧洲太阳能企业,而中国如果明确表态,假如欧盟做出反倾销裁定,就马上像对美国一样,对欧洲多晶硅甚至其他产业亦展开“双反”调查,欧洲就必须权衡,是否有必要为太阳能产业做出牺牲。这是值得谨慎考虑的,因为,即使对华征收反倾销税,也不能解救欧洲太阳能产业,而且长远来看,把污染严重、需要低廉劳工的光伏产业上游放在中国,其实对欧洲的可再生能源产业是有利的。
总之,欧盟在自身结构上的固有问题,为中国提供了加以“分化”和利用的机会。就像单一货币的束缚加剧了欧元区危机一样,布鲁塞尔的欧盟机构与各成员国之间的利益差异,让欧盟难以在贸易、外交等各方面制定让各方都满意的协调性政策。在对华政策方面,这既表现为各国争相希望从中国拿到更丰厚的商业合同,也表现为军售问题上的立场不一。默克尔和德古赫特的表态差异也是一个例子。
此外,如何把一个日益强大的大国绑在欧盟对华交往的统一框架内,也是欧盟的巨大挑战。如果说对于谁是欧洲“老大”过去还有疑问的话,本次危机已给出确定无疑的答案。中德在经济、外交等政策上的日益接近,也让“中德特殊关系”甚至所谓的“北京-柏林轴心”得到国际媒体热议。
当然。所有的伙伴关系都不是永远牢靠的,中德、中欧关系的未来取决于双方能否淡化意识形态争执,控制贸易摩擦,将双边关系牢牢扎根于经济互补之上。默克尔上台时正值英、法亦是右翼党派执政,故而对华政策的价值观色彩较强,2007年会见达赖更让中德关系紧张。但最终,还是经济力量把中德自然而然地拉近,同样的逻辑也可适用于欧洲整体。
9月12日,夏季达沃斯论坛就将在天津召开了。在去年的论坛上,“中国是否救欧洲”成为主导话题。当然,欧洲的主要问题并不是“缺钱”,所谓的“救欧洲”其实代表了一种综合的愿望,包括中国购买欧洲国家债券、向欧洲纾困机制出资、中国外汇储备增持欧元资产、中企赴欧投资和收购等等。但中国领导人至今除了友好的言辞外,没有奉献多少实质举动。今年会不会有所不同?这也许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中欧能不能在解决本次光伏贸易纠纷的过程中,共同寻找一种更为和谐共赢的相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