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他为什么想投资太阳能?他一脸理所当然,“你看日本核灾多严重,日本、德国都在关闭核电厂,现在投资太阳能,机会很好。”他胸有成竹,其来有自,因为这套说词,是一个上柜太阳能厂董事长向他做的简报内容。
这个景象,看在一位太阳能厂前财务长眼中,他摇了摇头,露出一抹笑容,“这就是我们一贯的说词:每天太阳都会升起,但石油有朝一日会用完,油价这么高,投资太阳能怎么会错!”是啊,食品公司董事长也是这么对我们转述,俨然在传诵真理般。
对照现今太阳能产业的惨况,显然这位食品公司董事长错得彻底,就在他投资太阳能的一年后,股价腰斩再腰斩,成天挂在嘴边的太阳能投资经,我们再也没听他提起了。
“这就是台湾太阳能产业的问题,短视近利。”曾经,这位前财务长看着太阳能厂坐拥千元股价,股王光环彷彿是一种兴奋剂,让整个太阳能产业的人都轻飘飘,“做太阳能太简单了,筹到钱、机器买进来,设备厂自然会把技术教给你,机台投入生产,钞票就这么开始印了。”
一切看起来很简单,他进一步解释,太阳能电池的制程和半导体很像,但难度只有半导体的十分之一,技术都握在设备厂手上,比起盖一座晶圆厂要三百亿元,“盖好一座太阳能电池厂,包括设备,只需要三亿至五亿元,三个月就可以开始生产。”对比晶圆厂、面板厂的巨额投资,盖一座太阳能厂,轻松惬意。
“因为(进入门槛)简单嘛,上、下游没有人想去碰,包括我自己也是一样……,我们只是在这个供应链找一个位置卡位。”华宇光能董事长李森田很坦白,但他不是唯一这么想的老板,而是整个台湾太阳能厂业者都难脱这种思惟。
盖厂门槛低、快速量产,造就台湾太阳能厂畸形产业结构,一堆人抢着做竞争最激烈的电池模组制造与代工;然而,毛利高、技术难的上游原料与下游系统整合的品牌,却没人碰。
第二幕:研发就是扩产、扩产、再扩产
会议室里,一家太阳能厂董事长正严厉地喝斥着採购人员,“不要告诉我缺料,缺料就想办法去找料,与原料供应商签长约,三年、五年都可以!”
他之所以这么急,因为2010年市况最好的时候,太阳能电池原料多晶硅的价格,在短短时间之内翻涨逾倍,景气大好,他必须要赶快买原料,才能投入太阳能电池生产。
这一幕,活生生地在台湾多数太阳能厂里上演,“这不只发生在我们公司,而是所有的太阳能厂都在想尽办法签长约。”某相关业者内部人员回忆当时的“非理性购料”盛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