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比光伏网讯:随着富有争议的太阳能补贴以及对中国光伏" title="光伏新闻专题">光伏企业“倾销”太阳能光伏产品进行调查的事件不断升温,绝大多数海外厂商一致声称中国光伏企业严重危害其他企业的正常发展。2009和2010两年中国太阳能电池板出口量成倍增加,而国外太阳能市场却接连出演企业破产的戏码,其中包括德国、美国著名光伏企业大亨。然而,尽管中国光伏企业全球市场份额的占有率很高,但是中国企业还是不得不直面产业爆炸式增长的严重负面影响--产能过剩。太阳能电池板的产能大大超过全球总需求量,结果导致产品价格直线下降。现今,面对超额的产量,中国太阳能企业挑战“自杀式”价格,为了减轻库存压力,企业一路压低价格。
尽管全球太阳能电池板供过于求意味着一些中国太阳能企业无法收回成本,华盛顿邮报报道低廉的太阳能安装市场确实给美国创造了很多就业机会,有一种说法就是:太阳能安装创造美国一半多的就业岗位。事实上,美国目前与中国在太阳能技术市场(主要通过多晶硅出口)一直保持贸易顺差。因此,指责获得大量补贴的中国太阳能企业威胁到了美国太阳能市场的就业问题,这一说法是不正确的。
2010年中国生产的太阳能电池板90%以上都用于出口,由于安装成本高不适宜国内普及。然而这种趋势正在发生着改变。2011年中国政府通过了光伏上网电价政策,即政府为刺激太阳能电站开发商积极安装太阳能,保证对项目提供稳定电价。2011年利润率从18%下滑至2。2%的中国太阳能企业--赛维LDK现在也着眼于国内太阳能市场,希望通过上网电价政策获得更多需求。此外,中国近期还宣布了新修订的新能源发展目标,截止2015年达到15GW的太阳能装机量。这一目标相当于中国2010年全年装机量的75倍之多,跨度令人咋舌。如果上网电价政策以及国家新能源发展目标真正起到促进国内太阳能电池板需求量的作用,那么市场的扩大将有助于缓解全球市场产能过剩问题并帮助海外企业减少亏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