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行业的寒冬可能刚刚开始。
在海外上市的国内光伏企业三季报已基本发布完毕,约八成企业业绩出现明显下滑,股价持续下跌。
在生存压力之下,缩减规模,似乎是理所当然的选择。昨日有媒体报道称,尚德电力已准备了1000万美元的人员遣散费用。
不过,寒冬之中,也有光伏企业进行了扩招,原因是订单密集到来。
“二季度的时候,我们是打算进行裁员的。不过后来一下子来了好几个大单,我们就没裁人,反倒还招人了。”一家国内排名前五的光伏组件企业市场部负责人称,“我们现在是满产的。最近还有一家企业来我们这里要20MW(1MW=1000KW)的货,但我们实在是生产不出来了。”
上述人士称,虽然现在光伏产品价格是在飞速下降,但是订单数量却是一下子多了起来。事实上,现在整个光伏行业还是处于扩张期。IT咨询机构IHS iSuppli最近发布的研究报告称,2011年全年,世界光伏市场安装量预计比去年同期增长20%。
20%的增速相比2010年153%的增速,可谓放缓不少。“2010年是卖方市场,只要有货,买方就会上门来,完全不愁卖不掉。”上述人士称。于是,不仅是一线大厂,连一些三线的光伏企业都在大幅扩张,遍地都是产能翻番。
经历了2010年粗放的扩张,2011年产业寒冬不期而至。据赛迪智库光伏产业研究所调查,中国半数以上的中小电池组件企业已经停产,30%大幅减产,10%至20%小幅减产或正在努力维持,并已开始不同程度裁员。
“随着这些小企业的退出,光伏行业的集中度正在提升。”一位业内人士称。尚德电力董事长施正荣此前也曾表示,2010年,全球光伏26%的出货量集中在排名前五的组件厂商手中。到了今年二季度,根据投行的最新报告,这一数字已经上升到55%。
组件处于整个光伏制造业的最下游,是劳动力密集型的产业,每条生产线上配置多少人手基本是相对固定的,虽然随着工艺的改进,人手会逐渐减少。但在短时间内,如果出货量是增长的,那么总的人员需求量将随之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