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光伏企业正值多事之秋,进入第三季度,随着欧债危机的加剧,股价大幅下跌、业绩大面积亏损已是很多光伏企业必须面对和接受的事实。在中国光伏企业倒闭潮的冲击下,甚至连尚德这样的行业巨头都传出了破产的传言。而近期美国市场上针对中国光伏企业和产品的“反倾销反补贴”言论更是给已然迷茫的光伏产业再添变数。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中国光伏企业将“何去何从”?
内忧外患
“今年出台的1.15元标杆电价,可以说是促进国内光伏市场发展的最好消息!”新奥集团太阳能源有限公司项目部高级经理郭瑞红在接受采访时说。在此之前,国内的光伏市场并没有真正启动,而这一政策的出台,使更多的企业涌向光伏市场。2011年8月1日,国家发改委发布了《关于完善太阳能光伏发电上网电价政策的通知》,在这一政策的驱动下,各地方光伏企业一拥而上,都希望在这一利好政策下分一杯羹。
但进入光伏产业需要一定的门槛,特别是太阳能光伏产业中,其上中下游正在构成一个典型的“金字塔”模型,即产业上游企业数量相对较少,产业下游企业数量则最多。而且,由于目前我国光伏产业标准体系尚未建立,一旦大量低端企业的盲目进入,势必带来价格的恶竞争,也就是说,现有的光伏企业发展模式有待革新,谁也不能完全依赖政策,最终还要回归到市场竞争。
中国社科院研究员魏后凯在接受采访时也表示,“光伏市场的‘暴利时代’已经成为过去,产能严重过剩已导致目前一些小企业的生产接近盈亏平衡点。”实际上,在过去几个月里,已有50多家太阳能光伏企业倒闭,分析人士认为,未来两三年内光伏行业将出现一轮行业洗牌,有超过30%的光伏企业尤其是小企业或将被淘汰。
“光伏产业从今年初就已进入了寒冬期。”国家发改委研究员江克鸥在接受采访时证实。其表示,从几个指标中就能看出来,一是需求量锐减;二是价格下降30%以上,量价齐跌;还有一个指标是库存长期维持在10GW以上,往常只是4GW,不会超过5GW。目前,中小型光伏企业的产能利用率在50%以下,处于半停产状态,日子过得相当艰难。
“在光伏行业低迷时,大企业的产能扩张也会放缓,因为现在产能利用率不高,只有70%左右。企业要等光伏行业回暖,作出明确判断后,才会继续扩产,特别是一些作风比较严谨的企业。”江克鸥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