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比光伏网讯:一度被淡忘和边缘化的薄膜电池产业发展前景怎样?其发展出路究竟何在?9月28日,来自薄膜电池业内的专家、企业代表共聚蓉城,在此间举行的2011中国成都新能源国际峰会之光伏技术应用及国际经验分享——薄膜论坛上,热议薄膜电池发展机遇和挑战,纷纷为推动其健康发展支招献计。
被边缘化的“小角色”
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副理事长赵玉文在峰会上表示,从不同光伏电池种类的产量来看,晶硅电池仍然是目前的主流技术,占到82%以上的份额;尽管薄膜电池产量持续增加,但份额由2009年的17%下降到2010年的13%。
在2008年、2009年曾被资本市场热捧的薄膜概念,为何遭如此冷遇?
一位与会业内人士向本报记者表示,薄膜电池在中国陷入困境是因为在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多晶硅售价从400美元/公斤下降到如今的50美元/公斤,直接导致晶硅电池成本大幅度下降,缩小了与薄膜电池之间的差价。而薄膜电池从2008年至今在技术和成本上都没有进步,因此在与晶硅电池的竞争中日趋衰落,一些当初雄心勃勃涉足这一技术路线的知名企业也开始颓然退出。
去年8月,无锡尚德宣布停止其在上海的薄膜电池板生产计划,转型生产晶硅电池,曾引发了国内薄膜电池界的风声鹤唳。
技术优势不可小觑
事实上,作为太阳能发电两大技术路线之一的薄膜电池,较之晶硅电池也有其无与伦比的竞争优势。
据一位来自欧瑞康太阳能公司的代表介绍,从消耗能量和化学材料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薄膜电池生产技术具有耗能耗材极少的明显优势。
据测算,在我国中等光照条件的地区,安装一个1兆瓦的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年发电量约为120万千瓦时;而1MW的晶硅电池,在生产过程中耗电300万千瓦时以上,也就是说,需要3年的时间,方可平衡其自身的耗电量。而薄膜电池在制作过程中耗能较小,电池投入发电后,一年半的电量就可以弥补制作时消耗的能量。同时,由于极少耗用化学材料和产生有毒副产品,薄膜电池在环保方面的性能大大优越于晶硅电池。
在国家光伏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副主任施成营看来,薄膜电池还有温度系数小和弱光发电性能好两大优点。据他介绍,温度每升高1摄氏度,晶体硅电池的发电效率将降低0.5%,而薄膜电池基本不受高温影响;由于弱光发电性能好,薄膜电池可在早晨、下午或阴天等光线较弱的时候进行发电。
“十二五”或迎来发展春天
拥有上述诸多优势的薄膜电池,似乎没有理由不取得较大发展。这一预测随着近期盛传的《“十二五”太阳能光伏产业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而变得更加确定,因为在此《规划》中,一度处于尴尬地位的薄膜电池得到了空前的重视。
据悉,《规划》明确提出,在“十二五”期间将重点发展非晶与微晶相结合的叠层和多结薄膜电池。为了降低薄膜电池的光致衰减,《规划》鼓励企业研发5.5代以上大面积高效率硅基薄膜电池,开发柔性硅基薄膜电池。
成都旭双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许其扬表示,日本大地震导致世界各国重新审视核电发展政策,也使得多国政府大幅提升了太阳能发电目标。“面对如此大的空缺,未来不管是晶硅电池、非晶硅薄膜电池,还是光热发电,其市场占有量以及市场需求量都将不断上升。”许其扬表示。
面对如此良机,业内人士开始思考如何抓住机遇,推动薄膜电池产业快速健康发展。四川阿波罗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潘锦功告诉本报记者,政府相关部门应该通过科学决策,选择适合我国国情的技术路线,以政策支持和联合攻关方式实现薄膜电池核心技术突破,切忌重新拾起其他国家淘汰的技术路线,从而导致资金、时间和精力的浪费。
宏威集团董事简明表示薄膜电池企业应从降低生产成本下功夫。“首先,通过提高科技水平,提高组件的发电效率、生产设备的产能,以及原材料的利用率,从而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此外,加强供应链管理、完善售后服务、降低厂房配套设施中的投资、实现设备的全自动化等方式也是降低成本的有效对策。”简明如是说。
业内普遍认为,尽管薄膜电池受限于光转换效率等技术指标上的劣势,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难以撼动晶硅电池的主体地位,但是随着国家各项扶持政策的出台和技术研发的加快,以及未来屋顶薄膜电池的大规模开建,对于长期处于光伏产业不利地位的薄膜电池行业来说,发展的暖春或将很快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