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经5年“风驰电掣”般快速发展,中国风电产业在2010年底到达高地,风电装机总容量达4473.3万千瓦,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但与此同时,风机着火、大规模风电机组脱网、弃风现象严重等一系列问题开始集中爆发。很多业内专家建议,风电行业应该理智一些,适时进行“中场休息”。
太阳能作为近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清洁能源,接力风电也是众望所归。那么风电的发展对于太阳能有何借鉴意义?怎么样才能使太阳能不步风电后尘,健康发展呢?
说到这里,不得不谈谈风电和太阳能发展中存在的一些共性问题:
其一,缺乏核心技术和自有知识产权。中国缺乏风机制造的核心技术,很多国内风电厂商主要依靠从国外进口风机设备或者通过购买图纸拼装风机;太阳能光伏产业的多晶硅和单晶硅的提纯技术,一直垄断在日本、德国等国外厂商手中。
其二,发电不稳定、电网建设滞后,并网困难。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都具有间歇性、波动性,受气候影响较大、可调度性低。在大规模接入后会对电网安全运行产生较大影响。另外,我国能源分布西多东少而电网布局东强西弱的现状,决定了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输送只能是长距离、大容量输送,然而配套的电网建设和规划滞后,大量电力无法并入电网,造成能源浪费。
其三,发电成本高,太阳能发电装置一次性投入大,太阳能电池所需的原料多晶硅绝大部分尚需依赖进口,据有关专家测算,多晶硅的成本约占整个太阳能发电系统成本的70%,导致太阳能发电的成本居高不下。据了解太阳能发电的成本是传统煤电方式的11~18倍。而风能发电成本为煤电的2倍,且风电机组的后期维护费用较高。
借鉴风电发展的经验教训以及自身特点,太阳能的健康发展需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
第一、要提高太阳能行业的准入门槛,加强太阳能核心技术研发力度。将太阳能产品制造企业、工程安装企业的服务、质量、年度检测设施等项目列入到太阳能行业从业资质认证范围。将一些技术落后、缺乏产品质量认证、没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要拒之门外。
将门槛抬高,一方面可以净化太阳能市场,另一方面也可以可避免大规模低水平重复性建设导致的产能过剩。同时应加强太阳能核心技术的研发力度,向国外龙头企业学习。
第二、建立太阳能发电预测系统、加强电网建设。要解决太阳能大规模接入对电网安全性的影响以及并网难题,首先需建立太阳能发电预测体系,对太阳能发电量进行实时监测,一旦发电量超过预测,马上进行调峰。
另外,应加强电网建设。只有建设坚强智能电网,才能实现可再生能源的集约化开发、远距离输送和高效利用,实现各类资源并网接入标准化和电网运行控制智能化。
2009年5月份,国家电网公司提出建设统一“坚强智能电网”的理念,当然,由于智能电网目前还只是一种新鲜事物。目前首批9个项目试点工程还在建设中,智能电网还远未成为主流。
第三、加强太阳能核心技术的研发,政府加大对太阳能产业的政策支持。要降低太阳能发电成本,掌握关键技术、进行技术创新是关键。
一方面,加强对高效电池、新型薄膜电池和聚光光伏电池的研发力度,抢占产业高端;另一方面加大对多晶硅和单晶硅提纯的核心技术及关键设备和原辅料开发的研发支持,抬高产业配套的国产化水平。
另外,太阳能产业化发展还离不开政府的政策支持,近年来,德、日、美等发达国家光伏产业迅猛发展,就是政府采用优惠政策扶持光伏发电市场,靠规模市场拉动产业发展、推动技术进步,依赖技术进步和规模生产降低生产成本,通过提高质量和降低价格赢得更大市场,这一方针和策略值得我国借鉴。
同时,政府应转变太阳能光伏的补贴方式,逐渐改变以往直接对产品销售、安装进行补贴的方式,转向对研发端和应用端予以补贴。另外,支持各种终端光伏发电系统消费,创新应用模式,鼓励发展分布式光伏应用系统、光伏建筑一体化、风光互补型大型并网电站等。
第四、走太阳能产业多元化发展路径。由于光热的成本较低,装机容量越大,度电成本越低,更容易实现规模化。因此可将光伏和光热应用于不同领域,协同发展,如光伏应用于小型的、分布式的、一家一户式的发电;光热用于大型发电站。另外,光热和火电的发电原理一样,发电较稳定,能很好的跟热电厂结合起来,白天用光热发电,晚上用火电,做热电联产。
在和风电都会遇到的问题上,积极借鉴风电发展的经验;而针对自身的特点,因地制宜,走特色发展路线。太阳能这颗新能源明日之星一定会璀璨发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