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光伏似乎已经成了资本市场不老的传说,各种新政屡屡出击。之前,媒体报道称,《“十二五”太阳能光伏产业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下称《规划》意见稿)将于今年10月前后出台,光伏巨头们的势力范围也将出现新格局。对此,业内人士给出了二级市场的布局策略。
我国是世界上太阳能资源最好的国家之一。经过多年的快速发展,我国已形成较完整的光伏产业链,整体技术水平较高,发电成本已日益接近常规火电,具备了启动国内市场的良好条件。当制约快速发展的政策和机制被突破后,我国将迎来光伏发电大规模利用的5―10年“黄金期”,一如五年来风电走过的发展历程。
但值得注意的是,从光伏生产大国走向光伏强国,我国还需做好两方面的工作:一是要重视太阳能发电行业标准的制定,二是要加大技术研发投入和转化力度,以提高我国光伏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构建我国新能源产业的国际竞争新优势。
从资源条件看,我国太阳能资源丰富,大部分地区属于二类以上资源丰富区,在西部地区年满发电小时数在1500以上,在东部地区平均年满发电小时数可达到1100-1200小时,是世界上太阳能资源最好的国家之一。从应用潜力看,我国现有可利用建筑面积约180亿平方米,如利用10%就可以至少装机1亿千瓦,年发电量约1300亿千瓦时。另外在西部太阳能资源丰富地区,还有大量戈壁和荒漠,装机潜力巨大。从产业基础看,经过多年的快速发展,我国已经形成从硅材料提纯、电池制备到组件生产比较完整的产业链,整体技术水平较高,2010年光伏电池产量达到1000万千瓦,占全球的50%,居世界首位,预计到2012年总产量将突破1500万千瓦,完全可以满足国内规模化应用。
市场比较关心的光伏发电成本目标方面,计划到2015年,光伏系统成本下降到1.5万元/KW,发电成本下降到0.8元/KWH,配电侧达到“平价上网”;到2020年,系统成本下降到1万元/KW,发电成本达到0.6元/KWH,在发电侧实现“平价上网”。
《规划》意见稿的另一亮点在于薄膜电池得到重视,提出将在“十二五”期间重点发展非晶与微晶相结合的叠层和多结薄膜电池。为了降低薄膜电池的光致衰减,鼓励企业研发5.5代以上大面积高效率硅薄膜电池,开发柔性硅基薄膜太阳电池卷对卷连续生产工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