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拆赴港
实际上,第一家将新能源资产剥离出来赴港IPO的发电集团,并不是华能集团,也不是险胜一子的大唐集团。而是国电集团旗下的龙源电力。作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龙源电力无疑是渔利颇丰。
不过当时,国电集团的计划并非是剥离新能源资产赴港IPO,而是意欲整体上市,但最终计划搁浅,之后才开始尝试通过分拆上市的资本运作模式推进上市进程。
2009年,国电集团旗下新能源公司龙源集团H股发行上市,成为央企首个海外上市的新能源公司,总市值进入世界风电企业前三名,总募集资金177亿元。可谓是塞翁失马,祸去福至。此次募集资金规模,要远远高于集团的整体上市。
有了国电集团分拆上市的先例,就不难想象,后来者效仿的用意。“如果与原来的业务混合在一起估值,就卖不上价格了。”王海生认为发电集团之所以剥离新能源业务单独上市,是为了卖出一个好价格,而对于壳资源的维护成本,他则认为,“与融资规模相比,发行成本和资本运作成本,是微不足道的。”
“新能源分拆上市,也是没办法,火电那么亏损,只能把风电单独拿出来,还能部分实现盈利,如果都放在一起,只能是都亏。”对浸染发电企业多年的刘国忱而言,分拆上市成为发电企业的无奈之举,他透露,继华能新能源之后,京能集团也将于7月初,将风电和燃气发电捆绑一起,以图登陆港交所。
除剥离新能源资产上市之外,赴港IPO也是国电集团、大唐集团和华能集团,甚至于中电投的共同选择。港交所何以如此受欢迎?王海生认为如果选择A股上市,无论是审批程序的复杂性,还是盈利性的要求,都不太适合新能源资产,而“香港的审批程序简化,对盈利性要求也比国内低。”如戈壁创投合伙人徐晨所言,“在海外,上市不是问题,有没有人买股票才是最大的问题,而国内正相反。”
此外,具有海外上市背景,也方便企业进行海外业务拓展。徐晨表示,“红筹背景更利于提升海外知名度,能够起到广而告之的作用。”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