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有此底气,是因为苗连生“手里有粮、心里不慌”。有过15年军旅生涯的苗连生深信毛泽东的战略——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早在2007年9月,他就已着手秘密筹建硅料厂。为防止供应商知道后发难,苗连生仿照红军长征时的叫法,给这个部门起名叫“筹粮处”。这个过程是保密的,长达两年的时间里,企业所有红头文件都没有出现过这个部门。员工只知道许多国内外专家在“筹粮处”早进晚出,但没人知道“筹粮处”究竟在做什么。
苗连生办公室的墙上挂有一幅毛泽东的《六盘山》:“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在“拥硅者为王”的历史时期,有了自己的硅料厂,苗连生长缨在手。2009年的德国汉堡展会上,苗连生大手一挥,语惊四座:“全球行业内的价格制定权在我这儿,只要我英利不涨,谁也涨不上去。”
自幼就不乏忧患意识的施正荣,解决粮食问题的方法却是签长期合同。2006年7月,尚德电力与全球老牌硅料供应商、美国纽交所主板上市公司EMEC签订了长达10年的多晶硅供货合同;2007年6月,又与Hoku签订6.78亿美元、长达10年的多晶硅原材料供应合同;2007年10月,与Renesola签署为期4年、总量510兆的硅料供应协议;此后,又与亚洲硅业有限公司、Nitol Solar Ltd签订多晶硅供应协议。
施正荣本欲棋先一着,可他怎么也未料到,几个月后金融危机到来,多晶硅价格暴跌,他以350~400美元/公斤的合同价购买的多晶硅在现货市场上已经低于100美元,2008年年底太阳能电池和组件的价格逐月降低,尚德库存的多晶硅却仍高达2.319亿美元,业绩大大滑坡。施正荣承认自己购买多晶硅的价格“可能不恰当”,但他始终不愿承认这是自己的战略失误,而是将之归结为金融危机的不可预测。
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只不过,苗连生藏的是价格,施正荣藏的是技术。
施正荣经常自嘲:“我只懂技术,办企业可以说是赤膊上阵。”从踏上国土的第一步,除了怀揣40万美元,施正荣唯一的武器就是技术。尚德能快速开疆辟土,很大程度上仰仗施正荣在技术研发领域的知名度。
初到无锡,施正荣通过在当地的一次论坛上做的关于太阳能产业发展的报告,被无锡市政府领导当成千里马留下来。经过一番考察,无锡市政府扶持施正荣成立了尚德公司,施正荣的技术股占20%。他本来给自己的定位是公司的技术副总,无锡市政府却说:“我们就要是让你这个科学家来当老板。”施正荣由军师变身最高将领,开始带领尚德逐鹿中原。
商业战场上,施正荣只谈技术,不谈价格。施正荣在卖产品之前,就先将其拿到美国EOV、EOL等国际权威机构进行认证。“这样产品一拿出去,外国人心中就有数了。”施正荣参加展会,每天只和前来参观的客户聊技术,对价格避而不谈。
施正荣还在德国、日本、澳大利亚设立了三个海外研发中心,组建了一个有400多人的专业研发队伍,是目前世界上同行中最大的技术团队。今年5月底,施正荣还作为一名科学家获得了瑞典“诺贝尔环境奖”的提名。
下一页> 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