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利润率从21.8%狂跌至0.6%,这是无锡尚德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下称“尚德”)3个月时间所经历的。
去年第四季度开始,尚德不仅遭遇高价硅料库存、汇率损失、客户延缓订单,更相继爆出车间爆炸、股价暴跌90%要被收购、裁员数千人的消息。
这家公司的董事长施正荣,是曾经的中国首富,被誉为“中国的太阳王”。曾经的拥硅王者为何顷刻间厄运连连?
利润回吐
摊开尚德的成绩单,2008年第四季度的毛利率仅为0.6%,这多少有些尴尬。去年第三季度,尚德的毛利润率还有21.8%。尚德称,这是由于光伏产品的售价连续下降,库存和预付款项拖累导致的,“如果不是库存和预付款,毛利率应该在13.1%。”
“囤硅”被认为是造成如此局面的重要原因,但施正荣并不承认。他说,尚德每个季度都需要在现货市场采购,以备生产,“我们对存货控制向来严格、精准。”
为了正常生产,通常企业会保证3个月左右的库存。尚德在第四季度的库存总额则高达2.319亿美元。施正荣称,主要给公司业绩造成影响的是“大环境”,因为在第四季度,硅材料的现货市场价下跌了50%左右,金融危机是“突如其来”地给光伏行业带来冲击。
情况确实如此吗?去年下半年的时候,尚德的同行就称,尚德的做法过于激进。
2008年8月20日,尚德宣布第二季度营收增长51.3%,毛利率达24.1%,同时,其斗志昂扬地表示:“接下来,要更进一步地提高目标。扩大生产销售,将全年营收从19亿美元增至21亿美元,出货量从530MW提高至550MW。”
市场正是从这时开始,迅速发生变化。“光伏企业在第二季度的增长,大多得益于手中的硅片大单,在别的厂家原料紧缺的状况下,尚德具有一定的优势。但市场已经发生了变化,终端市场需求有限,应该放慢节奏,多观望。”业内人士称。
一个月之后,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受此影响,多晶硅价格从每公斤接近500美元,一路急跌至200美元以下,到上周,这个数字是110美元。
“拥硅王者”尚德越来越尴尬。“价格一直在变,你不知道什么时候是底,多晶硅的长期协议合同本是盈利保证,防止‘无米下炊’的困境,现在反而成了束缚。”一家同为光伏组件企业的副总经理称。
战略失策
在2008年年中业绩飙红的鼓舞下,尚德在第三季度大力拓展销售、提高出货量。上述人士称,尚德急功近利,在金融危机来临以前,过高估计了市场行情。
在第三季度,欧元迅速贬值,尚德并未做合理的资金部署,主要以欧元签单,仅外币兑换损失就高达1660万美元。同时库存总额急增6530万美元,达2.479亿美元的高峰。
这仅仅是个开始,接下来3个月里,尚德遭遇了自其创建以来最寒冷的冬天,不仅硅原料价格急跌50%,电池及组件产品价格也快速下降20%,更出现客户因信贷、工程进度等原因延缓订单。
2008年9月,全球金融危机爆发,而尚德的巨额投资仍在继续。
洛阳尚德总投资6.7亿元的二期太阳能工程去年8月上马。洛阳市地方政府透露,在去年9月到今年12月,尚德还将再投资15亿元上马三期工程。去年9月16日,尚德扬州太阳能电池基地动工,尚德拿出9800万美元,作为第一期投资金额。尚德投资4.95亿美元的高效太阳能电池项目,将在发改委批复后迅速开工,46亿美元的覆盖完整光伏产业链建设项目,也已进入项目审批阶段。
去年9月至10月间,“为了备料”,尚德同以往一样购买了市场上的高价硅原料,当意识到这种行为将会成为拖累毛利率的重要原因时,已然迟了。
去年10月,金融危机恶化,欧美国家能源需求下降,新增项目的上马放缓,加上金融信用问题,造成尚德客户的项目融资被延缓,直接延迟了尚德组件产品的交付,而欧元对美元汇率仍在持续下跌,折算下来尚德的产品电池片价格降幅达20%左右。
紧接着,硅价开始跳水。正如施正荣后来所称的,整个第四季度,硅价暴跌50%,卖方市场“突然”成为买方市场。尚德手捏的硅长单也愈发烫手。
尚德为了掌控紧俏的原料,对硅长期合同的签署不遗余力。资料显示,2008年5月,尚德以1.019亿美元收购顺大实业的少数股权,并签订13年总量7GW的硅片合同;6月,以1亿美元购买NitolSolar少数股权;7月,与浙江昱辉在原有4年合同基础上,又签署了长达8年半,供应1.5GW的替代合同;并与CrystaloxSolar签署5年供应协议;2008年底,尚德又与亚洲硅业签署15亿美元的7年多晶硅协议,并且以现金810万美元收购亚洲硅业的少数股权。
2006年7月,尚德与MEMC电子材料签署为期10年的硅晶圆供应协议,金额约为50亿-60亿美元。2007年6月,则与美国HoKu签订了6.78亿美元的多晶硅供货合同。
“在2006年至2008年期间签署多晶硅长单的企业,如今日子都不好过。”上述同为光伏组件的同行表示,硅紧缺使上游生产商的要求非常苛刻,一签就是好几年,由于合同金额很大,需要支付高达数亿的预付款。
去年11月20日,尚德不得不放弃目标,宣布把提高至550MW的出货量,降低至490MW。但至年底,库存总额仍高达2.319亿美元。
去年12月31日,尚德企业的信贷额度下降了12亿美元,整个2008年,尚德用于扩大生产力建设生产设施的资本支出达3.479亿美元。预付款、库存和越来越低的产品售价,重重压在尚德第四季度的业绩报表上。
对于投资收益,尚德没有过多披露,只是预期投资NitolSolar与HokuMa-terials的损失在4900万-5200万美元。
尚德并不认为造成这样的结果有决策的失误,施正荣也曾豪气地表示:“在这样的环境下,第四季度毛利率为零也是正常的。”在本报的采访中,金融风暴的影响被反复强调。
内部管理
业内同行和其公司员工有这样的总结:尚德因为膨胀得太厉害了,把自己给拖住了。
11月28日,尚德新建组件车间突然爆炸,发生火灾,致使7名在现场调试设备的工作人员烧伤,其中3人重伤。
尚德称,“这是因为模块层压设备发生故障”,但设备生产商的鉴定结果表明,是检修人员违反操作流程导致。另有消息称,在119火警到达现场后,发现里面的防火门无法打开,消火栓没有水,自动喷淋和排烟系统不能工作。
上述事故凸现了这家公司可能在内部生产管理上存在着问题。
12月上旬,尚德遭遇对冲基金抛售股票,股价累计下跌90%。坊间传言,日本夏普和美国光伏电池制造商FirstSolar,有可能对尚德提出收购。
编辑就这两项事宜再度求证尚德,其表示,“公司规定,这两件事不能对外发表意见。”
1月23日,尚德在对第四季度财报做出评估后,暂停招募2000名新人的计划,并裁减800名员工。
在一封尚德给员工的信中,记者看到,尚德列举了11家国外知名企业的裁员人数,随后表示公司800名员工的离岗,只是按惯例进行的组织调整优化。尚德称:“公司的高层管理更是夜以继日地工作,让尚德能渡过这次难关。”
1月初,曾披露尚德实际裁员高达4000人以后,有消息透露,这个数字在年关将近的时候,已达到5000人。尚德对此不予置评。
据尚德的张姓员工透露,尚德确实“疯狂裁员”,包括已签合同的正式员工,“他们不愿意说裁员,因为裁员会牵涉费用,尚德采取的是不停的考试,如果不及格就解除合同,是以考试不过关来逃避应该支付给员工的薪酬。”
一位已离职的,曾在组件制造部工作的员工称,部门在对工号在13000以后的员工进行技能考试,由主管批阅,不及格的就发给你退工单,即使留下的,听说也是工资 “很低很低”,估计就每月1200元左右了。“我们部门10月29日的时候还是上二休二,后来改为上二休三了”。
据了解,在被裁的员工中,除了正式合同工以外,还有大量未及签约上岗的新人。因为产能急扩,企业在新产能启动前半年就开始招聘工作,“面试合格后,先是培训,再是军训,军训开始说3天,后来又说5天,最后又说10天,等到最后,还没签合同就解散了。”
“尚德实在不该在企业受冲击时这样对待员工。”上述张姓员工表示,“管理混乱,内部环节多,效率慢,高层与员工严重脱节,是尚德最突出的问题。”
新目标
2月18日,尚德宣布将停止产能扩张,修改了2009年达到1.4GW的目标,仍然维持2008年1GW的水平。这是尚德自上市以来从未有过的现象,总产能作为重要的业务指标一直是尚德向投资者承诺的。
知情人士称,由于尚德处于产业链的中下游,受市场供需变化影响很大,一旦银根紧缩,资本市场失去融资功能,过度扩张就会加重负荷。
2009年,尚德降低资本支出为1亿美元,出货量希望从去年的490MW提升至800MW。公司在接下来会尽量减少现金支出,优化供应链和生产,加强汇率风险管理。“我们将加快具有突破性的PLUTO技术应用到生产线上,该技术将大幅提高光伏电池的转换效率,大幅降低每瓦的制造成本,并且会继续完善我们的销售系统,快速拓展进入新兴市场的渠道。”尚德表示。
对于长期硅料合同,尚德也会进一步协商。尚德与MEMC电子材料已修改了10年的硅晶圆供应协议,仍然以美元购买,但数量增加,并寻求进一步降价。业内人士称,现在中下游厂家更偏向于短期合同,“长期合同一般不敢签,顶多拟个框架,执行力不强,预付款上也宽松很多。”
“要让毛利率恢复到20%左右的正常水平,将会在2009年下半年。”施正荣在对本报的回复中称,要继续等待信用市场能见度改善,估计在今年第二季度会初步有所好转。
(编辑:xiaoya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