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光伏资讯 > 储能 > 正文

宋海良:新型储能将成中国能建核心利润来源

来源:能见发布时间:2025-02-06 10:01:59

未来6年,中国能建将在全国布局百座以上压气储能电站,发力更大规模集群、更大单机容量、更高转换效率和更长释能时长

日前,中国能建党委书记、董事长宋海良在接受媒体专访时指出,目前,新型储能、新能源、氢能正加速成为中国能建的核心产业、核心的生产力、核心的利润来源。中国能建要大力打造新型储能原创技术策源地,加快建设一批标志性引领性项目,迅速形成示范效应,助推我国新型储能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节前,国务院国资委对中央企业发展做了最新部署,提出要推动央企穿越经济周期、开启增长“第二曲线”。中国能建官方微信在节后首个工作日发表了主题为《提升“五大能力”,全面增强核心功能》的文章,表示中国能建未来将突破一批国际领先的核心技术、核心装备核心产品,成为原创技术的重要策源地、关键核心技术的重要诞生地和战新产业的重要集聚地;依托“能源+”创新绿色发展与融合发展新模式、新业态,在优势领域争当产业链链长和产业生态主导型企业;积极参与设计建设大型水电、新能源、新型煤电、核电、特高压及重大基础设施等领域的“国之重器”;全力锻造更加系统高效的能源电力全产业链一体化服务能力。

由此可见,上述一系列战略规划,无疑是中国能建在2025年加速发力战新产业,开启“第二曲线”的具体方向和举措。其中,新型储能、新基建、新产业、新材料领域,将成为集团全力打造的新增长极。

2024年,中国能建新签合同额约1.41万亿元,同比增长9.75%。其中,包括新型储能、风电等在内的业务新签合同额约为5553.45亿元,约占合同总额的39.4%,远超传统能源业务3129.7亿元的新签合同额。中国能建全年战新产业投资、营收同比分别增长63%、25%,占比分别达51%、39%。

据了解,中国能建正以编制“十五五”规划为契机,开展《“十五五”新型储能产业规划研究》等重点产业规划研究,明确新型储能的发展目标、路径和措施。

中国能建计划在西部地区布局“压气储能集群+新能源”,支撑大型新能源基地建设,在中东部地区,压气储能布局主要服务能源安全保供,提升电网灵活性。预计未来6年,中国能建将在全国布局百座以上压气储能电站,持续推动压气储能向更大规模集群、更大单机容量、更高转换效率、更长释能时长的方向,不断推进技术革新和工程化落地。

如上所述,压缩空气储能是中国能建在新型储能领域的主攻方向之一。2024年5月,中国能建新型储能原创技术策源地顺利入选国务院国资委第二批原创技术策源地。目前,该集团已牵头自主研发了“300兆瓦级压气储能系统解决方案”,打通了天然盐穴、人工硐室两种关键储气技术路线。

2025年1月9日,中国能建投资建设的“能储一号”全球首座300兆瓦级压气储能示范工程,在湖北应城全容量并网发电。项目创造了单机功率、储能规模和转换效率三项世界纪录,实现关键核心装备和深地空间利用产品100%国产化。

目前,中国能建有近百个压气储能项目正在同步开发、建设。其中,全球首台300兆瓦人工硐室压气储能电站——甘肃酒泉项目、全球首创低熔点熔融盐高温绝热压缩技术的350兆瓦压气储能电站——山东泰安项目均将在2025年并网发电。

此外,中国能建也同时在电化学储能等其他新型储能技术路线上发力。2025年1月,中国能建承建的国内单体容量最大的电化学储能电站——内蒙古乌兰察布300兆瓦/1200兆瓦时储能电站项目全容量并网。

早在2021年,中国能建即将新型储能确定为核心业务之一。2022年1月,作为中国能建新型储能产业旗舰的数科集团成立;同年8月,中国能建联合宁德时代与天合光能,组建了“中国新型储能产业创新联盟”,成为推动新型储能技术进步和产业发展的重要平台。

在研发支持上,中国能建建立了“1+N+X”创新平台体系,加强6大国家级研发平台建设,组建压缩空气储能研究院等18家集团级研发平台,设立中欧科技创新中心等3家海外研发机构,系统打造高能级创新平台。

“十四五”以来,中国能建研发投入年均增长13.4%。其中,2024年中国能建全年研发投入达145.6亿元,研发投入强度达3.35%。而在中国能建全年研发投入中,新型储能、新能源等战新领域研发投入已经占到60%以上。受益于持续的大力投入和开放式科创体系,中国能建创新成果不断产出。2024年,中国能建研发新型储能、氢能及新能源装备25台套。

责任编辑:周末

特别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 "索比光伏网或索比咨询"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站www.solarbe.com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索比光伏网或索比咨询"。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推荐新闻
全国政协委员宋海良:推动“人工智能+”与“能源+”融合发展

全国政协委员宋海良:推动“人工智能+”与“能源+”融合发展

“加快构建新型能源体系和新型电力系统,是推进绿色低碳转型的关键举措。”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中国能建”)董事长宋海良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要“五端”发力加快构建系统化、高效化、智能化新型能源体系,即在供给端推动多元绿色供给,在消费端保进多元绿色替代,在布局端引导空间格局优化,在技术端实施村技创新突破和在机制端完善政策保障措施。

2025年两会中国能建宋海良
2025-03-07
3GW!我国单体容量最大采煤沉陷区光伏基地投运

3GW!我国单体容量最大采煤沉陷区光伏基地投运

近日,中国能建建筑集团参建的蒙西鄂尔多斯采煤沉陷区3000兆瓦光伏项目成功送电山东,标志着我国单体容量最大采煤沉陷区光伏基地正式投入商运。

中国能建光伏项目
2025-03-05
中国能建集团开展土耳其高端对接并签署395MW光伏项目

中国能建集团开展土耳其高端对接并签署395MW光伏项目

2025年2月20日至21日,中国能建国际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吕泽翔率团赴土耳其推进市场开发,积极拓展高层公共关系,与土耳其相关部委和行业头部企业进行系列对接,深入探讨推进、深化土耳其乃至第三方国家新能源、燃机、电网规划及改造等领域务实合作,助力全球能源转型发展。

中国能建光伏项目
2025-02-24
中国能建、国投电力投资成立新能源公司

中国能建、国投电力投资成立新能源公司

企查查APP显示,近日,中电(乐业)新能源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王亚军,注册资本为1000万元,经营范围包含:发电业务、输电业务、供(配)电业务;新兴能源技术研发;太阳能发电技术服务;风力发电技术服务;储能技术服务等。企查查股权穿透显示,该公司由中国能建旗下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有限公司,及国投电力旗下国投广西新能源发展有限公司共同持股。

中国能建国投电力
2025-02-18
全国政协委员宋海良:推动“人工智能+”与“能源+”融合发展

全国政协委员宋海良:推动“人工智能+”与“能源+”融合发展

“加快构建新型能源体系和新型电力系统,是推进绿色低碳转型的关键举措。”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中国能建”)董事长宋海良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要“五端”发力加快构建系统化、高效化、智能化新型能源体系,即在供给端推动多元绿色供给,在消费端保进多元绿色替代,在布局端引导空间格局优化,在技术端实施村技创新突破和在机制端完善政策保障措施。

2025年两会中国能建宋海良
2025-03-07
宋海良:新型储能将成中国能建核心利润来源

宋海良:新型储能将成中国能建核心利润来源

日前,中国能建党委书记、董事长宋海良在接受媒体专访时指出,目前,新型储能、新能源、氢能正加速成为中国能建的核心产业、核心的生产力、核心的利润来源。中国能建要大力打造新型储能原创技术策源地,加快建设一批标志性引领性项目,迅速形成示范效应,助推我国新型储能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中国能建宋海良新型储能
2025-02-06
中国能建 | 融合发展新场景,两会提案来了!

中国能建 | 融合发展新场景,两会提案来了!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能建党委书记、董事长宋海良曾做客央视《面对面》栏目畅谈能源发展新场景,该案例获评2023年度中国企业新媒体优秀创见案例。3月4日,全国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正式开幕,围绕能源安全、绿色低碳转型、新型城镇建设、融合发展等领域他又带来了哪些提案?

中国能建宋海良两会
2024-03-05
全国政协委员宋海良:能源融合一定会产生“1+1>2”的效果,我会继续呼吁

全国政协委员宋海良:能源融合一定会产生“1+1>2”的效果,我会继续呼吁

全国两会召开前夕,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能建党委书记、董事长宋海良接受人民政协报记者采访,讲述2023年履职故事,畅谈2024年政协提案、履职规划。文章在人民政协报及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平台刊登。

中国能建宋海良新能源产业
2024-03-04
四川:2026年底前投运的用户侧新型储能项目 ·免收2年容需量基本电费

四川:2026年底前投运的用户侧新型储能项目 ·免收2年容需量基本电费

近日,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向各市(州)发展改革委,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各地方电网、增量配电网企业,四川电力交易中心有限公司,有关市场主体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完善新型储能价格机制的通知(川发改价格〔2025〕14号)》

用户侧新型储能项目独立储能电站四川新能源电力发展大会
2025-03-10
两部委:为工商业电力用户与分布式电源等主体开展直接交易创造条件

两部委:为工商业电力用户与分布式电源等主体开展直接交易创造条件

3月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 国家能源局关于新形势下配电网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文件指出,健全市场交易机制。明确分布式新能源、新型储能、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微电网、虚拟电厂等新主体、新业态的市场准入、出清、结算标准,研究设计适宜的交易品种和交易规则,鼓励多样化资源平等参与市场交易。健全多时间尺度和多层次电力市场,满足多元化需求。创新拓展新型电力系统商业模式和交易机制,为工商业电力用户与分布式电源、新型储能等主体开展直接交易创造条件。

配电网分布式电源新型储能
2025-03-04
优先配置构网型!广州公布4.2GW电网侧独立储能布局清单

优先配置构网型!广州公布4.2GW电网侧独立储能布局清单

2月28日,广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布《广州市新型储能电站推荐布局清单》。主要结合电力系统需求统筹布局电网侧新型储能电站,重点对广州市2025年至2027年电网侧新型储能电站发展进行布局,电源侧、用户侧新型储能电站鼓励按照市场化原则科学合理发展。经测算,2025年至2027年广州市电网侧储能电站需求总规模容量约4.2GW,分布在全市10个地区37个点位。

新型储能电站用户侧新型储能电站
2025-03-03
四川:鼓励在特大城市、中心城市建设全钒液流电站

四川:鼓励在特大城市、中心城市建设全钒液流电站

近期,四川省发改委、能源局、应急管理厅、消防救援总队联合下发《四川省新型储能电站安全管理工作导则(暂行)》的通知(川发改能源〔2025〕63号),《通知》指出:导则适用于除抽水蓄能外以输出电力为主要形式,并对外提供服务,且功率为 500 千瓦、容量为 500 千瓦时以上的新型储能电站。其他功率及容量的新型储能设施按相关规定执行。

新型储能电站新能源大基地分论坛
2025-02-24
返回索比光伏网首页 回到宋海良:新型储能将成中国能建核心利润来源上方
关闭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