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光伏资讯 > 光伏企业 > 正文

中科院工程热物理所纪律:先进压缩空气储能技术研发及产业化进展

来源:索比光伏网发布时间:2024-06-14 17:01:22

6月12日,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所产业化办公室主任纪律,在全球光储融合前沿技术大会主题论坛上发表“先进压缩空气储能技术研发及产业化进展”的主题演讲。

纪律主任首先介绍了压缩空气储能技术的全球发展趋势,指出该技术已得到国际和国内的广泛支持,并预测了其在电网侧储能中的广阔应用前景。随后,详细阐述了其团队在压缩空气储能方面的研发历程和成果,包括从技术研究到示范项目再到产业化的全过程。目前,已成功建成多个压缩空气储能项目,并实现并网发电。

在应用方面,纪律主任介绍了压缩空气储能技术在不同场景下的应用案例,如风光储项目、现货市场交易等。同时,团队也正在积极推动该技术的产业化进程,包括建设生产线、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等。

纪律主任表示压缩空气储能技术仍面临一些挑战,如系统性能提升、产业标准建立、成本降低等。然而,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产业化的推进,他们有信心将压缩空气储能发展成为一种成熟、可靠的储能方式,为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和新能源的消纳提供有力支持。

发言如下:

尊敬的各位来宾大家下午好!

非常荣幸今天能参加这次SNEC会议,等于是我再次参加,向大家介绍一下我们在压缩空气储能方面的研发和进展。

报告内容四个部分,大的背景不展开讲,首先介绍一下压缩空气储能技术。

压缩空气储能是典型的大规模长时物理形式的储能,基本原理是有余电、废电,电无法利用需要储存的时候,我们通过电动机驱动压缩机,把空气压缩,压缩完的空气有一部分热,我们用储热技术回收储能,空气变成高压的空气储存在储气室里。储气室可以是地上的储气罐,也可以是地下天然的盐穴,以及人工开发的洞室。在需要发电的时候可以将高压空气释放,用储存的压缩热给空气预热升温之后,去驱动透明膨胀机转动,由膨胀机输出轴工,连发电机发电。整个储能过程是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转化为空气的内能和一部分热能进行存储。发电是将空气的压力能和热能转化为机械能和电能,发电过程跟传统的火电、水电是类似的,但驱动介质不一样。机械式的发电方式是非常成熟、稳定、可靠的。

技术的特点主要是规模大、容量大,单位成本低、寿命长、整个过程没有污染物的排放,本质是比较安全的储能技术。核心的特点首先做调峰,削峰填谷,因为它是长时、大规模的储能技术路线,同时是有转动惯量的,可以做一些惯量的支撑,做调向的工作。电站停机状态不太适合做调频,但运行起来以后可以做调频,同时也可以做旋转备用、应急响应、黑启动,它的功能跟抽水蓄能的功能是一致的,都是长时储能典型的项目。

国际和国内对压缩空气储能的技术都比较支持,美国能源部和国际能源署相关报告的内容,也认为是一个单体成本比较低的,具有发展潜力的长时储能技术。这是美国能源部之前的预测,我们的理解压缩空气储能还是以大规模、集中式的独立储电站为主,还是以电网侧应用为主,同时美国预计在2030年全球电网侧的储能是150GWh,其中压缩空气能占到60GWh,占比比较高,也是有前景的方向。

咱们国家对压缩空气储能一直是支持和推动的状态,今年年初刚刚发布了国家能源局的最新一批56个新型储能试点示范项目,其中压缩空气储能+液态空气储能一共是12个项目,数量仅次于锂电池,因为单体项目规模都比较大,整体容量已经是目前所有新型储能里面排的最高的。

下面具体介绍一下我们团队相关的工作。

我们最早是从04年开始压缩空气储能方面的研究,走过了从技术研究、关键技术突破、到示范、产业化的全过程。我们最早是千瓦级起步,小规模的项目开始做。2013年在河北廊坊建成国际首套的1.5MW系统,2016年建成国际首套10MW电站,2020年年底在张家口建成国际首套的100MW项目,在今年的4月份完成了第一个300MW项目的建成,目前已经实现了并网发电,是一步一个台阶发展而来。

我们团队开展压缩空气储能全套的核心技术研发,包括整个系统的优化设计、核心部件的研制、系统的优化集成和控制。

这是我们一些前期研发的成果,目前的研发团队有380多人,前期的论文数量、申请的专利数量,据第三方统计目前在全球压缩空气储能里面,在科研单位里面是排第一的,也有大概7个多亿前期科研经费的投入,也获得了国际国内的奖项。

我们现在也拿了两个国家实验级的平台,一个是2014年获批的大规模物理储能技术研发中心,目前建了三个大型的实验基地,MW级的,10MW和百MW,一共累计投资13.5亿,建设了72个实验平台,这都是我们重要的研发手段,可以做部件的研发,也可以做系统集成的测试。

我们在2018年,当时认为这项技术已经逐步成熟,可以往产业化推动了。2018年年底把百MW级的整体技术打包,通过做价入股的方式成立了产业化公司,后续通过这个公司多轮融资形成合资公司,推动这项技术的应用和推广,我们可以提供压缩空气储能的系统解决方案,包括整个系统的设计,全套核心设备的提供、安装、调试和全生命周期的检修、服务。

下面重点介绍一下目前项目应用的情况,以及产业化的进展。

我们早期的项目还是以技术示范为主,这里面列了两个,一个是2013年河北廊坊1.5MW项目,当时系统效率是52.1%,通过国家863项目验收。这项技术是单机规模越大,效率越高,成本越低,经济性更好,所以一定要大规模系统发展。我们在2016年建成国际首套10MW的系统,效率达到60.2%,在当时是全球总高的项目,通过国家973的验收。

早期的项目以压缩空气储能,我们第一个项目是在山东肥城,是一期项目,利用地下1000米的盐穴储气,一个10MW的电站,这个项目是在2020年开工建设,2021年8月份建成,9月23日并网发电,2022年7月获准参与山东省现货市场的交易,目前一直在现货市场运行,去年累计运行的次数达到了300余次。

第一个100MW的项目是在张家口,国家可再生能源示范区。整个规模是100MW,400MWh,投资是7个亿,占地65亩。这个项目是风光储项目的组成部分,也匹配了500MW光伏、300MW风电,整个项目2018年立项,也是国家级示范,当时发改委也有个9640万专项资金的支持。项目是在2020年6月份开工,2021年12月份建成,2022年9月份第一次运行。

我们在之前的工作基础上启动了单机300MW项目的研发和示范项目的建设,技术研发是从2021年启动,当年完成了系统的设计,后续推进示范项目的建设。第一个示范项目是在山东肥城,我们是二期的项目,也是利用地下1000米的盐穴储气,整个规模是300MW,1800MWh,储能容量是6个小时,充满电能充180度电,能够以300MW的发电工艺等级连续工作6个小时,投资不到15亿,单位成本低于5000元每千瓦,大概是8.3毛/kWh。整个项目占地146M,开工建设是在2023年启动。

这是整个项目的进展,2021年完成系统的设计,2022年完成设备的设计,2023年2月份现场全面开工,2023年11月11日我们倒送电成功,今年4月30日第一次运行,目前项目处于试运行阶段,我们要陆续做并网试验和测试工作,计划在今年年底转为商业运行,这个项目也是国家发改委有一个揭榜挂帅,专项资金的支持,包括今年这一批的新型储能试点示范项目也在列。在去年我们拿国家十四五的重点研发计划,其中有一个压缩空气储能跟电力系统耦合运行,也是以电站为依托,做很多实验和测试的工作。

这个项目山东省也很支持,在去年7月份专门出台了《关于支持长时储能试点应用若干措施》可以保证电站相对长期稳定的合理收益。

我们目前也有多个项目在建,列了几个典型的,首先是大唐集团投资的宁夏100MW的项目,在去年10月份开工。压缩空气储能虽然肥城项目是用盐穴储气,但盐穴毕竟有地理条件的限制,更多未来适合推广的还是以人工开发洞室,在地下或者在山田里面的岩石层打洞。宁夏这个项目在泥岩的条件下,基本上所有的技术条件都可以布置人工洞室的压缩空气项目,非常有意义。

第二个项目是新疆阜康项目,华能投资,100MW的压缩空气,配合1GW的光伏运行,这个项目的容量要求是10个小时,可以说是第一个达到10个小时的压缩空气储能的电站也已经启动建设。

第三个是河南信阳300MW人工洞室的压缩空气储能,我们目前第一个项目是盐穴的,如果人工洞室,单机300MW量级也能够实现,未来可以建全国推广的大规模空气压缩储能电站。

今天的主题是光储融合,我的理解长时储能里面压缩空气储能跟新能源匹配结合是比较好的,首先它不像抽水蓄能要找山找水,山北地区是缺水的地方,压缩空气储能基本摆脱地理条件的限制,所以跟新能源能够紧密结合。压缩空气储能是典型的长时储能技术,这里面也讲到可以做10个小时的储能,甚至西藏有离网的源网荷储项目,要求做15个小时的储能。因为光伏的发电时间相对比较偏短,为了保持长期等量的输出,靠长时储能是能够配合在一起,同时还有一点,压缩空气储能充电和放电是两个相对独立的工程,配合光伏可以实现,打个比方5个小时、6个小时把整个系统充满电,持续发电十几个小时。

几方面的原因,我们压缩空气跟光伏是很好的结合,不同的储能技术特点不一样,应用的场景也不同,发挥的功能也不一样,未来配合光伏不只是一两个技术,多种储能技术结合到一起去,真正实现光储融合,快速持续地发展。

目前我们在市场推广方面已经建成的项目是6个,大概有423MW,国内的市场占有率有50%,在建规划项目超过5000MW。可以体现出压缩空气储能未来是有持续的生命力和发展空间,而且是一个技术长期积累以后,现在算是产业化快速发展的初期,未来的发展速度我们认为会比较快。

相关的工作也获得了国际上《Nature》美国、英国相关的报道,去年也是列入了《光明日报》有12项世界级的科技成果,也是国家能源局去年的十大科技成果,主要是300MW技术的研发工作,也获得了相关媒体的报道。我们也在积极推动压缩空气储能技术实际的产业化事情,我们刚才说的项目更多是示范项目,设备都是非标准的,成本算相对比较高。后续我们需要形成定型产品,通过规模化生产,可以使这些机械加工的设备能够进一步降低成本,所以我们在去年已经在张家口建设了第一条,也是专门为压缩空气储能打造的专门制造的生产线投入使用,今年第二条生产线在南京建设,明年要投入使用,陆陆续续把压缩空气的储能提升起来。

今年对压缩空气储能是至关重要的一年,也是取得很多成绩的一年,一个是单机规模到达了300MW量级,这个量级跟抽水蓄能的单机规模相当了,多台机组并联可以实现GW级的电站,最适用压缩空气储能赛道。我们今年有多个示范项目要建成投入使用,整体的装机规模,原来的占比比较小,因为是技术的积累。今年在整体的基础上要提升3倍以上的规模,同时我们新启动的项目陆陆续续也很多,有一系列的国家示范项目,目前也在开展更大规模、更高效率,像600MW级的压缩空气储能的研发,已经立项了。

压缩空气储能也有很多挑战,首先系统性能有待进一步提高,需要长期的运行看运行效果,产业的标准还没有建立起来,没有形成成熟的产业链,单位成本还有下降的空间,也没有形成可复制的商业模式,这块也是我们后续要努力的。

我们开展更大规模的技术攻关,进一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我们的性能要往理论极限效率75%逼近,成本盐穴能做到800元每千瓦时,比较便宜,人工洞室大概是1000-1500,后面我们也希望通过规模化的设备生产,希望通过规模化的设备生产,工程越来越成熟,进一步把单位成本降到1000元/kWh以下,度电成本降至0.2元/kWh以下。加强产业化进程及商业化验证,实现大规模的商业运行。标准化体系我们正在努力,今年有国标、行标,团标陆陆续续已经出来了,后面会形成一整套的压缩空气储能标准化的体系,包括产业规范,支持整个技术和茶叶的发展。

总结,压缩空气储能是大规模、长时的储能技术,前期的技术积累我们团队花了大概20年,已经比较成熟了,现在算是产业化的初期,特别是今年,也是整个行业发展非常重要的一年,取得很多的成果。后续希望得到国家政策的支持、企业用户的支持,和我们团队的努力能够真正把压缩空气储能的产业发展起来。

报告内容就这么多,欢迎进一步交流,谢谢大家。


责任编辑:周末

特别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 "索比光伏网或索比咨询"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站www.solarbe.com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索比光伏网或索比咨询"。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推荐新闻
中科院工程热物理所纪律:先进压缩空气储能技术研发及产业化进展

中科院工程热物理所纪律:先进压缩空气储能技术研发及产业化进展

6月12日,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所产业化办公室主任纪律,在全球光储融合前沿技术大会主题论坛​上发表“先进压缩空气储能技术研发及产业化进展”的主题演讲。

纪律SNEC2024
2024-06-14
从石英矿到光伏组件:一条完整的光伏生态产业链亮相SNEC展会

从石英矿到光伏组件:一条完整的光伏生态产业链亮相SNEC展会

在今年的SNEC光伏展中,参展商、参展面积和观众规模都达到了历届之最。其中,合盛硅业携以“石英矿-工业硅-多晶硅-单晶硅-电池片-光伏玻璃-边框-胶膜-焊带-有机硅密封胶&灌封胶-光伏组件”这一全球最长最具有竞争力及最有特色的光伏循环生态产业链首次亮相。

合盛硅业SNEC2024
2024-06-21
国家光伏质检中心(CPVT)与江苏鹿山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推动新能源产业发展

国家光伏质检中心(CPVT)与江苏鹿山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推动新能源产业发展

6月13日,国家光伏质检中心(以下简称CPVT),于第十七届(2024)国际太阳能光伏与智慧能源(上海)大会暨展览会(以下简称“SNEC”)期间与江苏鹿山新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江苏鹿山”)进行了战略合作协议的签约仪式。江苏鹿山新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聂华斌、国家光伏质检中心主任、院长、党委书记鲍军等双方代表出席签约仪式。

CPVT鹿山新材SNEC2024
2024-06-21
国家光伏质检中心(CPVT)与创曦新材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推动新能源产业发展

国家光伏质检中心(CPVT)与创曦新材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推动新能源产业发展

6月13日,国家光伏质检中心(以下简称“CPVT”),于第十七届(2024)国际太阳能光伏与智慧能源(上海)大会暨展览会(以下简称“SNEC”)期间与江苏创曦新材料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创曦新材”)进行了战略合作协议的签约仪式。创曦新材总经理陈国强,国家光伏质检中心主任、党委书记鲍军等双方代表出席签约仪式。

CPVT创曦新材SNEC2024
2024-06-21
SNEC 2024 | 易阳兰得发布“小微逆”与工商业兆瓦级应用“大方案”

SNEC 2024 | 易阳兰得发布“小微逆”与工商业兆瓦级应用“大方案”

2024年6月13日,SNEC 2024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盛大开幕。易阳兰得作为分布式光储解决方案专家,秉持“做更好的微逆”的理念,携其极致设计的“一拖二”1000W微型逆变器亮相展会,并率先发布微逆工商业兆瓦级应用解决方案。

易阳兰得SNEC2024
2024-06-21
返回索比光伏网首页 回到中科院工程热物理所纪律:先进压缩空气储能技术研发及产业化进展上方
关闭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