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月8日,北京理工大学能源与环境政策研究中心在北京举行2020年度“能源经济预测与展望研究报告发布会”,对外发布《经济承压背景下中国能源经济发展与展望》、《2020年光伏及风电产业前景预测与展望》、《砥砺前行中的新能源汽车产业》、《2020年国际原油价格分析与趋势预测》、《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项目进展与布局展望》、《2020年碳市场预测与展望》六份研究报告。该系列报告是由北京理工大学讲席教授魏一鸣领导的研究团队,根据上一年度国际和国内能源经济与气候政策形势的变化,选择特定主题开展针对性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自2011年以来,北京理工大学已连续10年发布报告,赢得了广泛的社会关注。
《经济承压背景下中国能源经济发展与展望》报告认为:经济承压对各行业的能源消费量存在普遍影响,需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持续推动能源消费优化。在基准情景下,预计2030年GDP和能源消费量分别为172万亿元(2018年不变价)和57亿吨标准煤。
《2020年光伏及风电产业前景预测与展望》报告认为:2020年两个产业景气度均呈向上趋势,平价上网与技术突破双重助力产业降本增效,加速企业优胜劣汰,强者恒强局面愈发显著。预计2020年光伏单晶硅片及光伏玻璃双寡头市场集中度将超60%,海上风电领跑者上海电气维持40%-50%的市场占有率。
《砥砺前行中的新能源汽车产业》报告表明:2020年有望实现累计产销量超过500万辆目标;私人消费者已成为重要市场力量;需注意外资企业进入国内市场后双积分收益流向的变化。
《2020年国际原油价格分析与趋势预测》报告预测:2020年国际原油市场将延续供大于求态势,地缘政治冲突更为剧烈,油价不确定性增大。预计Brent、WTI原油均价将会达到61-71美元/桶和53-63美元/桶。
《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项目进展与布局展望》报告预测:到2050年,CCUS技术实现2度温控目标要求的920亿吨减排的全球总投入近37万亿元,中国需要减排260亿吨,总投入近13万亿元。
《2020年碳市场预测与展望》报告认为:2019年中国试点碳市场交易额较上年有所上升,达到约7.7亿元;全国碳市场基础能力建设稳步推进,但建设进度略显滞后;建议2020年及十四五期间应加强部门协调,尽快完善全国碳市场法律体系,做好统筹规划,推进试点碳市场向全国碳市场的平稳过渡。
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所长潘家华研究员、美国能源基金会中国工业节能项目主任何平研究员、中国石油(5.960,-0.03,-0.50%)勘探开发研究院油气开发战略规划研究所所长常毓文研究员分别对报告及相关能源问题做了评论。魏一鸣教授介绍了能源经济预测与展望研究报告的形成背景和总体情况。北京电视台、人民网(24.110,0.99,4.28%)等20余家媒体代表及10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了发布会。
加快能源消费结构优化、助力经济平稳发展
《经济承压背景下中国能源经济发展与展望》报告执笔人郝宇教授认为,当前世界经济增长持续放缓、全球动荡源和风险点显著增多、国内宏观经济承受巨大压力的背景下,我国能源行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持续面临调整压力,能源消费增速放缓,能源消费强度呈下降趋势。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持续推动能源消费结构优化,促进科技进步,稳步发展清洁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是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基础。除此之外,坚持建设多边贸易体系,深化国际能源合作,深入贯彻落实能源安全新战略将会给我国经济稳定发展提供必要保障。
平价上网与技术突破助力光伏及风电产业降本增效,行业集中度将持续走高
《2020年光伏及风电产业前景预测与展望》报告执笔人吕鑫副教授认为,2020年光伏及风电产业景气度均呈向上趋势。政策持续引导光伏及风电产业向市场化方向发展,全面加速平价上网进程,逐渐削弱企业对国家补贴的依赖程度,2020年政策的确定性与延续性利于稳定市场预期。光伏产业整合提速,大硅片技术、高效电池技术持续突破,技术迭代加速企业优胜劣汰,竞争格局日益稳定。陆上风电进入抢装周期,海上风电规模化发展,市场需求旺盛,但订单多向龙头企业聚集,强者恒强局面显现。
推进新能源汽车市场化顺利转型,精准施策与行业努力需并重
《砥砺前行中的新能源汽车产业》报告执笔人张祥教授认为,我国新能源(4.830,-0.04,-0.82%)汽车产业处于由政策主导向市场主导的重要转型期,同时还面临补贴大幅退坡、放松燃油车限购、废旧动力蓄电池的回收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地区间发展不平衡等多重挑战。未来的应用推广还需注意新能源汽车积分收益的流向和动力电池行业的变化,重视私人消费领域的推广,完善充电设施建设和运营协同机制,促进燃料电池汽车及新能源汽车与能源、交通、通信、人工智能等多产业深度融合发展。
2020年国际原油市场不确定因素增多,油价将低位震荡
《2020年国际原油价格分析与趋势预测》报告执笔人赵鲁涛副教授认为,2020年国际原油市场将延续供大于求态势,供需端均面临较多不确定因素,油价将保持低位震荡。报告指出:(1)从基本面因素来看,2020年世界经济增长依旧疲软,各主要国家经济形势虽有所好转,但依然面临较大风险,经济的缓慢复苏带来原油需求量增加;美国原油产量和新兴产油国产量增加将极大削弱OPEC+减产协议效应;国际原油市场多极供给格局已经稳定,世界原油市场供大于求局面难以有效改善,难以对油价回升形成有力支撑。(2)从非基本面因素来看,地缘政治冲突愈加复杂,突发性事件将导致石油市场在短期内出现大幅震荡;美国加息可能性不大,美元指数或将趋弱,推动油价上涨;石油期货市场投资风险加大,市场预期难以乐观。(3)基于以上分析,赵鲁涛副教授认为:2020年国际原油市场将延续供大于求态势,地缘政治冲突更为剧烈,油价不确定性增大。预计Brent、WTI原油均价将会达到61-71美元/桶和53-63美元/桶。
推动CCUS发展,需建立健全法律法规、积极探索商业模式、加强技术研发和国际合作
《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项目进展与布局展望》报告执笔人之一刘兰翠教授认为,尽管全球CCUS技术和项目发展较快,但距离2度温控目标的减排要求仍相距甚远,需进一步加强部署。本研究基于自主开发的源汇匹配模型评估发现,为实现2度控温目标要求的920亿吨减排,全球需85个国家实施CCUS项目,总投入近37.02万亿元。我国由燃煤电厂、化工企业等完成260亿吨减排需累计实施CCUS项目529项,总投入约13.22万亿元。为实现2度温控目标填补排放差距,需要全球主要国家在制定CCUS技术长期发展战略,建立健全政策法规,强化技术研发,探索商业模式,加强国际合作等方面做出更大努力。
尽快完善全国碳市场法律体系,推进试点碳市场向全国碳市场平稳过渡
《2020年碳市场预测与展望》报告执笔人王科教授等认为,要加大宣传力度,强调市场机制在碳减排中的作用;强化数据监测,加速碳市场基础能力建设;加强部门协调,尽快完善全国碳市场法律体系;做好统筹规划,顺利推进试点碳市场向全国碳市场的平稳过渡。2019年我国七个试点碳市场的配额交易总量较上年有所下降,但交易总额和成交均价有所上升。北京、上海、湖北、广东、深圳碳市场表现有所改善,天津和重庆碳市场依旧低迷。2019年全国碳市场仍在继续进行基础建设,发电行业的模拟配额交易尚未如期进行,全国碳市场建设进度略显滞后,应积极推动《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尽快出台。预计全国碳市场在十四五期间,将逐步纳入钢铁、化工、石化等其他高耗行业,市场规模将不断扩大。2019年全球共有20个碳交易体系已经投入运营,覆盖全球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8%左右,如果中国全国碳市场正式投入运行,以及全球其他正在建设的碳市场按期运行,预计2020年全球碳市场的温室气体覆盖比例将达到14%,将为更多的企业提供低成本的减碳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