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利用是被广泛认可,也是为数不多的清洁能源发展趋势。在市场需求引导下,经过20年的发展,中国光伏已成当之无愧的国家产业名片之一。
但“月有阴晴圆缺”,产业亦有周期波动。以2018年“531政策”为契机,中国光伏产业正式步入“自我优化”阶段,也拉开了光伏平价甚至低价征程的序幕。
数据忠实记录了“531政策”后,中国光伏产业经历了国内新增装机量骤降的迷茫。随之而来的是竞争加剧,各环节上演激烈的价格战,微薄的利润倒逼光伏产业加速国际化进程,并在陡然增长的国际需求下迎来了柳暗花明。
日前,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秘书长王勃华向《证券日报》记者介绍,2019年1月份至10月份,我国光伏产品出口再创新高。据统计,硅片、电池片、组件出口总额达到177.4亿美元,同比增长32.3%。其中,技术含量颇高的中游光伏产品电池片今年上半年的出口量就已超过2018年全年;下游组件出口量则在今年前八个月就超过2018年全年。
光伏出口大幅增长
国际化和多元化趋势增强
在王勃华看来,在出口额大幅度增长的基础上,中国光伏出口的多元化趋势越来越强。“出口额超过1亿美元的国家和地区有26个,出口量超过1吉瓦的国家有13个。”
可见,中国光伏的成本、品质和品牌优势,赢得了更加广阔的海外市场,愈发受到国际电力需求的青睐。
阳光电源副总裁顾亦磊博士向《证券日报》记者介绍,“公司海外销售占比正在快速提升,今年上半年海外市场实现收入15.72亿元,同比增长174.43%。”
支撑中国光伏企业赢得如今成就的核心原因,还是坚持不懈的创新和降本增效。阳光电源董事长曹仁贤日前向《证券日报》记者介绍,“仅光伏逆变器的价格,就从曾经的十几元/瓦,降到今天的0.2元/瓦。”
不仅仅是阳光电源,据《证券日报》记者采访了解,晶科能源、协鑫集成、天合光能、阿特斯等中国光伏头部企业,目前海外销售占比均大幅提升,或已显著超过国内。
光伏企业两极分化
头部企业发展态势良好
“由于电价、竞价、规模等相关政策下发较晚,2019年国内市场规模整体开工不及预期。”王勃华向记者表示,“不过,应对市场远期发展持乐观态度。2019年部分竞价、平价项目未完成,预计2020年包括新增项目在内市场规模将在25吉瓦以上,部分业内专家对明年有40吉瓦以上的预期。”(如果达到如上装机规模,中国大概率仍是全球第一大新增装机市场)
尽管受补贴拖欠等多重因素影响,业界并不看好今明两年国内光伏新增装机出现量变,但这并不会扭转中国光伏在全球市场备受青睐的大趋势。
据国际可再生能源机构预测,全球光伏装机将在2030年达到2.48太瓦,2050年达到8.5太瓦(1太瓦=1000吉瓦)。随着新兴市场不断涌现,南美、中东等地区的国家有望成为未来市场增量的主要来源。这也是今年国内新增装机预期减弱、但生产端仍然火热的一大原因。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统计,今年1月份至10月份,我国光伏新增装机17.5吉瓦左右,但在可再生能源发电的占比中,光伏新增装机仍然最多。
根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提供的数据,2019年1月份至10月份,多晶硅、硅片、电池片的产量已超过2018年全年产量。今年前十个月,多晶硅产量达到27.6万吨,同比增长34.6%;硅片产量达113.7吉瓦,同比增长46.1%;电池片总产量达到93.3吉瓦,同比增长54.2%。
国际能源署预测,到2024年,全球分布式光伏累计装机将达到530吉瓦,这还仅仅是全球分布式光伏发展潜力的6%。
分布式光伏恰恰是今年中国光伏产业的亮点之一。王勃华介绍,今年我国分布式光伏新增装机占比第一次超过集中式,分布式光伏的亮点是户用,占比近四成。
据统计,2019年前三季度,我国集中式、分布式光伏新增装机容量分别为7.73吉瓦、8.26吉瓦。截至2019年10月31日,已有累计5.3吉瓦的户用光伏项目纳入2019年补贴指标。
一方面,头部企业的国际化发展态势良好;另一方面,由于价格、品质、技术路线等方面存在价格竞争,一些落后的光伏企业或面临被淘汰的命运。王勃华认为,“随着产业整合趋势加速,落后企业将陆续退出。头部企业仍在进一步扩产,几个环节的集中度都在加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