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空出尽是利好”这句话,从目前情况看,用来形容中国光伏行业的发展似乎并不合适。这一点,从近几个月来光伏行业上市公司在资本市场上的表现就可以看出。如果说,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家能源局三部委联合发布《2018年光伏发电有关调整的通知》(以下简称“531”新政)为行业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向;如果说,历史经验表明,历经磨难、痴心不改的中国光伏人总是能在蛰伏之后度过寒冬;如果说,摆脱补贴束缚之后,光伏真的能向健康、稳定发展,那么,“利好”的到来,或许可期。
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李创军表示,“我国光伏发电历经成长起步、产业化发展、规模化发展等阶段,当前发展的重点需要从扩大规模转向提质增效、推进技术进步。需要从更有利于健康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着力推进技术进步、降低发电成本、减少补贴依赖,优化发展规模,提高运行质量,推动行业有序发展、高质量发展。”或许,这将成为今年及今后一段时期光伏发电发展的基本思路。
1
光伏成人礼日前,国际能源署(IEA)发布数据表示,2017年全球可再生能源投资减少至3180亿美元,同比降低7%,国际能源署对清洁能源发展这一“停顿”现象敲响警钟。此外,国际能源署分析认为,该领域投资降低现象将延续至2018年,这对能源安全、气候变化和大气污染防治都将产生威胁。
据世界能源投资报告数据显示,2017年化石燃料投资占比有所提高,达到7900亿美元,这是自2014年以来的首次增长,对目前全球能源发展趋势有十分深远的影响。近年来,燃煤发电产业投资虽大幅减少,但石油和天然气消费水平步步攀升。国际能源署署长法蒂·比罗尔(Fatih Birol)对可再生能源投资减少现象评价道:“投资减少现象让人大失所望。更令人忧心的是,这种趋势将延续到2018年,应当引起警惕。”如果要按时达成气候目标,到2030年,化石燃料在能源投资中的占比应降低40%,然而2017年却出现小幅增长,占比达到59%。全球范围来看,2017年能源投资总额约为1.8万亿美元,同比降低2%,电力行业投资占比连续两年高于油气。
从国内形势看,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近日发布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基建新增发电生产能力5211万千瓦,其中水电249万千瓦、火电1515万千瓦、核电113万千瓦、风电753万千瓦、太阳能发电2581万千瓦,太阳能发电比上年同期多投产219万千瓦,太阳能发电新增发电生产能力占全国基建新增发电生产能力接近一半。数据显示,以光伏、风电为代表的中国新能源产业虽然取得了快速发展,但其发展内容和趋势却呈现出不同局面。光伏业受到新增建设放缓和补贴政策退坡的影响,面临着降低发电成本、优化发展规模、提高运行质量的严峻挑战;风电行业则加快推动海上风电和分布式风电发展步伐,在此前连续两年装机量下滑的态势下,实现了局面的扭转。
儿童节前夕发布“531”新政,中国光伏迎来了成人礼。
光伏业内普遍认为,之所以出台如此严厉的新政,根本原因在于补贴压力太大,且短期内难以解决。多年来,中国促进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主要采取“标杆电价+财政补贴”的方式,补贴资金来源于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随电费收取。但随着光伏装机快速攀升,补贴缺口持续扩大。据统计,截至2017年底,可再生能源补贴缺口已达到1000亿元。
多家分析机构预计,受新政影响,2018年中国光伏新增装机可能下滑到35吉瓦。相比之下,去年全年中国新增装机为53.06吉瓦。新增装机的大幅缩水,无疑将令国内光伏制造业承受巨大压力,设备降价引发的新一轮行业洗牌在所难免。处于业内第一梯队、成本管控能力强的大企业可以从国外市场获得支撑,中小企业则很难度过行业寒冬。
分析人士认为,本次政策调整的意图是减少增量项目补贴缺口,使光伏产业更加健康发展。主管部门正以“主动刺穿泡沫”的方式来规避更大的补贴缺口风险。2020年后即将启动的这轮光伏“平价上网大周期”,对于全球能源格局而言,将同时启动以“风光储”为核心的第三代能源对“煤油气”为核心的第二代能源的替代。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在点评此次新政时也提出,在补贴压力过大、国家还在大力下降社会用电成本的新常态下,高歌猛进烈火熬油势必不可持续。光伏行业上一轮变动时淬炼出一批真正优质的企业,希望本轮变动能促成全行业在平价上网成人礼之前又一次自我提升。
2
产业链“寒冬”“531”新政后,光伏行业产业链集体进入冰冻期,利润丰厚的硅料端价格断崖式下跌,且有价无市。新政发布之后,硅业分会分析资料显示,“对于整个中国多晶硅光伏产业而言,“531”光伏新政已成为继2008年、2012年之后行业第三次且最为重大的一次危机,国内一级致密料的价格在一个月之内降幅达到25.5%。终端需求的急剧萎缩和价格急速下跌,已经强行加速了新一轮多晶硅行业洗牌期的到来,同时也将误伤成本在国际上占绝对优势的高端产能。
目前正值优秀企业降本增效、投资研发的阶段,在此关键节点终端市场急剧萎缩,已导致国内部分企业延后甚至暂停技术改造和优质扩产项目,继续投资研发的信心和动力正在逐渐消失,若价格和成本长期倒挂,优秀企业也将失去造血和增长机能,历尽十年艰辛才发展起来的多晶硅产业将再度陷入绝境。”据财新报道,“531”新政的影响已波及整个产业链。光伏产业链大致可分为上游多晶硅、硅片,中游电池片、组件,下游电站等环节。对光伏上游多晶硅企业来说,大部分多晶硅制造企业已决定将在6月~9月密集安排生产线检修计划,以此控制产能。
事实上,由于6月份有12家多晶硅企业选择检修或停产,涉及检修产能达到8.25万吨/年,占国内总产能的27.7%,令供应大幅减少。而根据各企业的检修计划,7月份国内多晶硅产量将进一步减少至1.6万吨左右,海外企业OCI、HKS供应也有所减少,有助市场供需进一步改善。7月23日,太阳能特级致密料成交价、太阳能一级致密料成交价以及太阳能一级菜花料成交价均告上涨,涨幅在0.21%至1%之间。这是自6月份以来,多晶硅报价首次企稳上涨。此前,多晶硅报价已连跌六周。
2018年8月第一周,国内多晶硅特级致密料价格区间回升至9.0万元/吨~9.8万元/吨,均价9.50万元/吨,周环比上涨0.96%。多晶硅片主流价格在2.40元/片~2.80元/片,均价维持在2.45元/片;单晶硅片主流价格在3.15元/片~3.26元/片,均价3.18元/片,周环比下滑2.15%。据了解,部分企业已在7月底将8月份订单全部签订完毕,无余量可供,另大多企业8月份订单已签订80%以上,余量预计在下周签订完毕。本周整体硅料成交量虽相比上周略有减少,但仍因供应短缺现状持续,多晶硅价格继续持稳小幅回升。
目前,国内检修企业11家,涉及产能达到13.15万吨/年,其中万吨级企业有4家,预计复产达产时间大约在9月份。8月份检修企业比原计划新增1家,整体硅料供应环比减幅将略有上调,从14%增加到22%,月供应预计将减少至1.4万吨~1.5万吨,加之海外OCI和HKS也在检修期间,8月份硅料供应紧缺程度愈发明显,因此预计8月份尚不是价格转折点,市场仍可维持平稳运行。
“如果接下来整体需求上升,多晶硅价格会反弹,但反弹幅度不会太大,因为反弹后,现有多晶硅企业会开足负荷满足市场新增的需求。而如果整体需求继续下行,则多晶硅企业会继续停车检修,减少市场供应,达到新的供需平衡。因此,价格的涨跌幅度都比较有限。”多晶硅企业负责人对公共媒体表示。
3
备受打击的户用市场公开资料显示,参与户用数万户经销商、数十万用户,都是最普通的老百姓,他们承受打击的能力远低于企业。在规模限制和补贴下降的趋势下,导致了大批户用经销商的退出。产业停止发展的背后是户用光伏产品质量参差不齐、电站运营维护缺失等问题老生常谈的原因。
公开资料汇总后,可以看出各省供电公司对于分布式光伏的并网政策,似乎并不“友好”:6月6日,国家电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下发通知,自2018年6月1日起,停止垫付分布式光伏国家补贴。据江苏户用光伏经销商消息,无锡地区已不再受理新的户用光伏项目,6月1日前已申请但没有并网的户用光伏,也暂时不再验收。江苏句容暂停所有分布式光伏的受理业务,已受理项目可以给继续并网,但在5月31日之后并网的用户将不能享受0.37元国家补贴。山东基本停止了分布式光伏的办理,居民分布式若要并网则需签订放弃补贴的承诺书。另一地区电网公司发布客户告知书,规定5月31日后并网的分布式项目国家将无法获得补贴。除了山东、江苏、河北省以外,下面这几个地区已明确暂不受理并网申请:河南许昌:暂不受理光伏并网申请。辽宁朝阳:有补贴不予并网,不拿补贴可以并网。上海:据悉,上海地区已经决定暂停垫付补贴。但是,上海市松江区近日发文称推出光伏区级补贴0.2元,连续2年。
根据新政策的规定,2018年国内市场会压制到25吉瓦(25吉瓦=分布式10吉瓦,领跑者+光伏扶贫10.7吉瓦,2017年普通电站项目大约5吉瓦),仅仅是2017年53吉瓦的47%,国内外市场规模将不会超过65吉瓦。规模的限制势必会造成光伏制造业的产能闲置。据业内人士预测,全国受影响的户用项目或达6万~8万个。531新政之后,有的户用企业转向中小工商业分布式,但工商业自发自用面临的难点是电费收取困难,有的转向各种光伏+,比如光伏+取暖、光伏+储能,也有逆变器商加码开拓海外市场。
4
“最后的机会”在此次新政中,国家能源局对各路指标严格控制,但唯有一个例外,那就是:光伏扶贫。即使普通项目与分布式项目已经“凉透”,但光伏扶贫项目却一如既往的受到支持。符合国家政策的村级光伏扶贫电站(0.5兆瓦及以下)标杆电价保持不变。今年下半年,村级光伏扶贫项目将会成为行业的“香馍馍”。关于这部分项目的总量有多少,目前也无法确定,但在僧多粥少的下半年,这部分项目将成为光伏企业的必争之地。
“531”新政指出:“支持光伏扶贫。落实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要求,扎实推进光伏扶贫工作,在各地落实实施条件、严格审核的前提下,及时下达“十三五”第二批光伏扶贫项目计划。”根据“十三五”规划,2018年全年扶贫指标在8吉瓦左右。第一批光伏扶贫规模4.186吉瓦,集中式扶贫电站于630前实现并网,村级扶贫电站年底建成。按照往年下发规模,第二批扶贫项目规模在4吉瓦左右,全年合计8吉瓦左右。
但需要担心的是,今年新的《光伏扶贫电站管理办法》发布之后,光伏扶贫电站不得负债建设,企业不得投资入股。这相当于掐断了扶贫项目的融资线路,也就是说光伏扶贫项目的资金问题将无法通过融资来解决,需要当地政府全部承担。所以扶贫电站能建多少,与企业并无什么关系,而是受当地适不适合光伏扶贫、当地贫困户数量、当地政府的资金等因素影响。但是对于一个光伏电站项目来说,没有融资渠道将承担很大的资金压力。新的政策规定地方政府单方面的承担资金问题,恐怕会打击政府开发光伏扶贫项目的积极性。
另外,领跑者项目也显现了夹缝中生存的生机。第三批领跑基地中的10个应用领跑基地已经完成企业优选工作,目前已全面进入实施阶段。按照政策规定,应用领跑基地需要在今年6月30日之前开工建设,总计5吉瓦的应用领跑者项目,对于下半年的市场也开始显得至关重要。
针对“考虑到领跑基地建设效果明显,下半年将适时启动第四期领跑者基地建设,今后将把领跑基地建设作为普通电站建设的主要阵地和重要方式”,行业也认为第四期领跑者基地的建设规模有可能达到10吉瓦左右。根据第三期领跑者实施方案,每个领跑者基地规模为50万千瓦,包括应用领跑者基地与技术领跑者基地在内的十三个基地总共650万千瓦。而《国家能源局关于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实施的指导意见》规划的每期领跑基地控制规模为800万千瓦。也就是说,第三期领跑者仍然剩余150万千瓦的指标未曾发放。这部分规模有可能并入第四期领跑者基地建设规模之中,所以第四期领跑者基地建设规模有可能达到9.5吉瓦。有人预测,未来的普通光伏电站项目或许都会按照目前领跑者项目为蓝本来投资建设,简而言之,即普通电站项目领跑者化。
除了光伏扶贫项目和领跑者,西藏地区,也成了人们在研究政策的过程中,发现的一块“宝地”。“531”新政指出,根据行业发展实际,暂不安排2018年普通光伏电站建设规模。在国家未下发文件启动普通电站建设工作前,各地不得以任何形式安排需国家补贴的普通电站建设。而国家能源局表示,根据当前发展实际,明确暂不安排各地普通电站建设规模,包括按以往文件明确可自行管理本区域建设规模的省份(西藏除外)。
按照国家能源局发布的《2017-2020年光伏电站新增建设规模方案》,其中北京、天津、上海、福建、重庆、西藏、海南7个省(区、市)未设定建设规模指标上限,可自行管理本区域光伏电站建设规模,根据本地区能源规划、市场消纳等条件有序建设。虽然“531”新政的发布,彻底推翻了这一规定,收回了各省的指标规模权,但唯独留下了西藏,似乎意味着,这一世界上太阳能资源最丰富地区之一、太阳能资源居全国首位的高原地区,虽然条件艰苦,却拥有广阔的光电发展空间。
最后,虽然新政中关于降补贴的内容让行业有“断奶”、停止“造血”之说,但是国家“鼓励各地根据各自实际出台政策支持光伏产业发展,根据接网消纳条件和相关要求自行安排各类不需要国家补贴的光伏发电项目。”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浙江、广东、安徽、江西、湖北、湖南、上海、北京、江苏、山西、海南、福建12个省份出台了补贴政策并仍在执行。浙江最为突出,除省里补贴外,还有8个地市、20个区县出台了电价补贴或初始投资补贴政策。此外,广州的东莞市、佛山市、禅城区,安徽的合肥、淮南、淮北、马鞍山市,江西的南昌市、上饶市 ,湖北的黄石市,湖南的长沙市,江苏的盐城市,山西的晋城市,海南的三亚市,福建的泉州市等地出台了电价补贴或初始投资补贴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