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光伏优势明显
国发能研院、绿能智库研究认为,在国际市场需求不断增长的同时,中国已成为全球光伏产业发展的引领者,全球市场对中国光伏产业的依存度在不断提升。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光伏技术不断创新突破、全球领先,并已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完整的光伏产业链,中国光伏发电新增装机连续5年全球第一,累计装机规模连续3年全球第一。
![](https://www.solarbe.com/file/upload/201807/23/14382072118512.png)
当前,全球硅片、电池片、组件70%-90%的产品来自于中国,50%以上的逆变器来自中国,中国已颇具国际竞争力。技术的进步在发电成本下降方面表现得尤为明显,2012年至2017年的五年间,我国光伏组件价格下降了53%以上,逆变器价格下降67%,仅2017年,组件价格就下降了10%,如今,光伏装机成本只有10年前的1/10。
国发能研院、绿能智库梳理发现,对于非洲和其他新兴市场国家而言,中国光伏的成本优势尤其具有吸引力。加纳驻华大使馆经济顾问Beryl Lomotey近期对媒体表示,从规模经济的角度,中国的产品有着相对低廉的价格,加纳作为收入不高的发展中国家,中国企业可以为之提供支付得起的光伏产品。
随着技术的不断提升,我国光伏产业已成为一张新的"国家名片",在国际竞争中有着明显优势。国发能研院、绿能智库研究发现,就目前来看,无论从出口还是从海外投资来看,我国光伏行业都处于领军地位。
在出口方面,2017年1-11月,我国光伏产品出口总额达到131.1亿美元,同比增长1.4%。当前,我国太阳能硅片环节生产规模全球占比在80%以上,全球前十大硅片企业中,中国占据9席。在资本的海外布局方面,目前,我国光伏产业已在北美、欧洲、亚洲,包括南非等地形成初具规模的产业格局。
扎堆出海需防范风险
根据国内外多家机构做出的判断,未来几年,全球光伏装机前景十分广阔。中国光伏协会数据显示,到2025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量将达到163GW。而SolarPower Europe于近期发布的2018年全球光伏市场前景报告则预测2018-2022年期间全球新增光伏装机容量将达到约621.7GW。
![](https://www.solarbe.com/file/upload/201807/23/14382174118512.png)
数据来源:SolarPower Europe
国发能研院、绿能智库认为,随着南美、中东、非洲等新兴市场经济增长的加速,电力需求将急剧增加,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行动日趋积极的局势下,光伏发电成为保障电力供应的重要选项,将为全球市场的不断扩张提供支撑。
不过,由于世界各地的自然条件和市场状况的不同,中国光伏企业在海外布局仍然需要策略上的考量。国发能研院、绿能智库研究认为,在海外布局的进程中,了解市场是企业成功的关键。例如在非洲,由于不少地区没有冬天,所以在当地安装的光伏组件,需要做进一步的调查以确保其可以适应当地气候条件。
此外,国发能研院、绿能智库发现,在政策以及市场方面,在走向全球的过程中,"本地化"的战略有助于企业更好的适应当地环境,尤其在应对欧美国家潜在的"双反风险"上,采取"本地化"的策略尤为重要。
作为全球组件出货量最大的光伏企业,晶科很早就开始"放眼全球",布局国际市场。对于晶科来说,在全球化战略中做好"本地化",同样是其走向海外的重要策略。在晶科能源副总裁钱晶看来,企业不仅仅要均衡布局合理的全球销售网络,也要有能力去建立本地化供应链,甚至工厂,并有能力运营管理好,有能力去长期投资,长期在地服务。
从晶科的营收占比来看,海外市场早已超过7成,与此同时,晶科的组织与团队运营,也完成了彻底的全球化建设与全球化融合。国发能研院、绿能智库认为,领先的技术加明智的策略,是企业开拓任何一个市场所必要的选择,也是未来中国光伏企业密集布局海外市场的进程中的必要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