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独行”到“领跑”
放到汉能整个的发展史中看,2008年其实是一个承上启下的节点:水电业务格局已定,李河君着眼未来,即将开辟出汉能的第二条跑道。
这一年,他放弃了已颇具品牌价值的“华睿”,将集团名称变更为“汉能”(与成为全球最具影响力清洁能源企业的战略目标相匹配),然后在第二年正式进军薄膜太阳能领域。
这是一个从产品到游戏规则完全不同的行业,而且是一条“少有人走的路”,如果将之看作集团的一个大转型的话,这个转型至今还没有彻底完成。其中的艰难,超出了很多人的想象,包括李河君自己。
当时,90%以上的光伏企业选择的都是技术和市场更加成熟的晶硅太阳能路线,这种技术有无数个工序,每个工序都可以赚钱,用业内人士的话讲,“几个老板凑5000万,上条生产线,就能做起来”,但薄膜是多个工序一气呵成,技术难度大,而且“没有几百亿做不起来”。
汉能并不是国内最早进入薄膜太阳能领域的企业,但这些年下来,能坚持将薄膜技术作为主要的技术路线、持续投资和做大规模的,只有汉能。
2007年,因为多晶硅价格疯涨,薄膜太阳能在成本上一度取得了优于晶硅的优势,在这样的背景下,尚德、新奥和正泰等企业开始投资薄膜太阳能。然而没过两年,多晶硅价格又暴跌,晶硅太阳能在2010年又意外迎来爆发式增长,薄膜太阳能暂时的成本优势不再,技术上又没能实现这些企业所期待的突破,便成了他们手中的烫手山芋,要么被彻底放弃,要么不再作为主要业务。
李河君不是没有看到这些,但他做事情有一个特点,就是“从来不以眼前得失为决策依据,永远是看多少年以后的事情来做现在的决策”。
他从骨子里相信薄膜技术,相信薄膜技术一定可以改变未来,相信太阳能一定可以成为一个主要的能源,而不是补充能源,也在通过切实的行动,通过持续不断地宣贯,以及企业核心价值观和文化的建设和培养,将它变成所有汉能员工的信念。
所以,尽管外界一直有质疑,尽管这条路走得非常艰难,但李河君一直没有动摇过,始终以耐心和行动倾注于这个寄托着他改变世界梦想的行业。即便是经历了2015年5月20日股价被做空,市值被腰斩,以及持续超过两年的停牌,他也没有想过放弃,反倒激起了更大的斗志。
在5·20事件发生之前,汉能刚刚用两年多时间完成对四家技术领先的海外薄膜太阳能企业的收购,确立了傲视全球的技术优势,然后又赶上“沪港通”开通的历史机遇,股票大涨,市值飙升,正是应该高歌猛进的时候。
但李河君并不是像当时外界想象的那样,被眼前的美好前景冲昏头,而是对汉能的发展有着清醒的认知。在2014年9月发表的演讲中,他反思企业缺乏产品开发意识、体系和经验,缺乏客户服务意识客,并指出接下来汉能需要“更专业、更专注开发适应市场需要的产品”,将技术优势转化成实际的市场优势。
就连后来被资本市场关注和外界的关联交易问题,李河君当时也已经在有意识地改善。从某种程度上讲,关联交易是汉能在产业没有成熟之前为支持薄膜太阳能的发展而采取的无奈之举,目的是为让这个初生的产业能够存活、壮大起来,也注定是阶段性的举措。
事实上,在2014财年,汉能的非关联交易收入已经超过上市公司收入的38%。2015年初,汉能还引入三家民企股东,并与它们签订大额销售服务合同,即将进一步大幅降低关联交易幅度,薄膜发电也有望在不依仗母公司支持的情况下获得持续发展。
然而,就在这个关键节点,发生了股票被做空和停牌事件,风云突变,利好环境瞬间变成了困境。突如其来的股价暴跌和长时间停牌,也吓退了潜在的投资者和客户。李河君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在我们准备起航的关键时刻,股市遭遇了做空机构的突然袭击,误导了不明真相的外界对汉能的认知。”
他明白,比公司自身变革和转型更难的,是改变外界的认知,不管对汉能的看法,还是对薄膜太阳能的理解,都是如此。同时,他也很清楚,“汉能要改变世界,首先要把观念改过来,让大家理解什么叫薄膜太阳能,什么叫移动能源,这很重要。转变观念就要通过民用化推广,比如现在手里有一个薄膜发电纸,一下就能理解什么是移动能源。”
所以,就像2008年的“核准危机”之下李河君不曾退让一样,在2015年的5·20之后,李河君也没有停下汉能转型的步伐,在当年便启动了战略转型、业务聚焦、组织变革、开放合作“四大变革”。
从这一年年初开始,汉能陆续推出了包括薄膜太阳能发电纸、发电包、户外用品、太阳能房车、餐车、太阳能船、无人机等在内的多种创新性移动能源产品。同时,汉能也在加大高端设备国产化、提升芯片效率、降低成本的步伐,进一步提高自身产品竞争力。
李河君还没有摘得最终的金牌,但他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阶段性胜利,而且在这条他长期独自奔跑的跑道上,出现了越来越多的追赶者。这一方面证明了李河君之前的眼光和坚持的价值,同时也带来一丝紧迫感。作为一名领跑者,他需要尽快建立起更强大的壁垒,也需要加快速度,将追赶者远远甩在身后。
原标题:“长跑选手”李河君(来源:青海新闻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