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近10年前,谷歌就承诺在2007年底达到碳中和。这标志着这家全球最大的企业之一正式开始致力于开展更广泛的工作,实现可持续发展。谷歌购买的可再生能源装机量达到了2.5GW,并在全球各地投资近25亿美元用于清洁能源项目。
谷歌技术基础设施部门高级副总裁乌斯·霍尔泽(Urs Hölzle)表示:“应对气候变化是一项紧迫的全球任务。因此,私营部门必须与政策制定者协作展开切实行动,而我们相信这也将会为我们带来成长与机遇。”
新的白皮书详细介绍了谷歌实现100%使用可再生能源目标的方法、经验以及下一步计划。这表示谷歌在完成其自身目标的同时,也为开展下一步可持续发展业务做好了准备。令人欣喜的是,在可再生能源领域,并非仅谷歌一家企业:在其庆祝直接签约项目策略大获成功之时,由落基山研究所(Rock Mountain Institute,RMI)企业可再生能源中心(BusinessRenewables Center)展开的企业可再生能源直购行动也正日益发展壮大。
100%采用可再生能源发展之路
得益于这一承诺,从2018年起,用户每点击一次谷歌产品,都是在利用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对于很多人而言,可再生能源习惯上更多被视为科学项目而非商业策略。作为财富100强企业中首个完全使用可再生能源的企业,谷歌的发展路径充分展现了其采用创新思路的意愿。如企业可再生能源中心的会员及其它类似企业一样,如今,超过83家企业都采用了这一发展策略。以下则为谷歌在实现100%采用可再生能源的目标过程中几个关键举措。
1)从本地着手
谷歌在可再生能源领域的投资最早可追溯到2005年左右。当时,谷歌并未采用当今企业常见的签订场外长期购电协议(PPAs)的形式。2006年,谷歌在其位于加利福尼亚州山景城的园区内规划了装机量1.6兆瓦的现场太阳能发电项目。该项目是当时全美装机最大的企业园区太阳能发电项目,供应山景城主要建筑约30%的峰值用电。现场可再生能源解决方案,至今仍在许多商业模式中颇受欢迎。例如,零售业企业就能够充分利用大量的屋顶空间安装太阳能光伏设备。但正如谷歌后来所做,场外项目采购逐渐成为了企业大规模购买可再生能源的优选模式。
2)投资购电协议
为了购买足够的可再生能源来满足企业需求,多数企业需要考虑现场发电外的其他选择。2010年,谷歌签订了其首个购电协议,购买爱荷华州斯托里县NextEra能源风电二期项目,装机量114兆瓦的风电资源。从此,场外项目购电协议成为了企业购买可再生能源的首选形式。自企业可再生能源中心创立以来,中心会员企业所签订的购电协议装机量占所有企业购电协议总量的93%以上。企业签订场外项目购电协议有诸多优势,包括交易可作为资产负债表外资产,可选择具备更高环保效益的项目,以及对冲价格波动风险等。正如谷歌指出:“大多数可再生能源项目无需投入燃料,消除了因燃料价格波动带来的风险,令我们能够长期保持平稳的财务规划。”
3)规模化推广
自2010年签署首个购电协议以来,谷歌又进行了一系列采购行动。2010年至2015年末,谷歌共签约可再生能源项目装机约1200兆瓦。许多企业都认识到了可再生能源的经济优势。飞利浦、欧文斯科宁、陶氏化工、苹果、亚马逊等企业2015年共签约3.24GW购电协议。而该年也被称为“企业购电协议之年”。如今,企业可再生能源中心已发展近170个会员,并仍在继续招募有兴趣发展清洁能源战略、制定可持续发展行动目标或仅仅想节省开支的企业会员。此外,“虚拟购电协议”的出现更是令企业能够更便利地规模化扩大可再生能源投资。
谁将是下一个?
随着谷歌已毫无争议地赢得了“企业可再生能源采购界教父”称号,脸书、微软和苹果等其他高科技领域领导企业,正一同激励着零售、汽车、重工业等其它产业加入清洁能源大市场。
落基山研究所和企业可再生能源中心董事Lily Donge表示:“企业可再生能源中心于11月在底特律召开大会,就在这之后不久,谷歌就做出了这样的承诺,表明企业在实现各自可持续发展和能源目标上所做出的积极努力。这令我们十分欣喜。现在,我们正迫切期待下一家财富500强企业完成与谷歌相当的成就。亚马逊、沃尔玛、微软等企业都是强有力的竞争者。2017年将注定成为企业买家在能源领域树立领导者形象的关键一年。”
许多企业已经在积极竞争这一位置。其中亚马逊就是一个强有力的竞争者:与谷歌类似,由于数据中心业务的天然属性,亚马逊的经营需要维持巨额的负荷系数。而仅在2015和2016年,亚马逊就分别签订了538兆瓦和597兆瓦的可再生能源购电协议,为实现其2017年末采用50%可再生能源的目标做出了积极贡献。
2016年末一系列协议的签订给企业可再生能源市场带来了又一波惊喜。在短短几个月内,包括亚马逊、通用汽车、艾利丹尼森及微软等在内的多个企业可再生能源中心成员均宣布了各自新签订的风电和太阳能项目。
创新时代已来临
谷歌和其它高科技企业正在定义能源革命,而美国所有其他产业的企业都有机会加入其中。历史最低的成本、创新的合同方式和丰富的市场知识都令企业能够比以往更方便地采购可再生能源。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除了科技企业外,零售业、制造业等其他产业的企业也将积极投身于可再生能源采购市场。
FR:中国电力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