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比光伏网讯:编者按
“中国风电,像风一样快”。早在2012年我国便摘得风电装机容量世界第一的桂冠,2011-2016年,新增风电装机均领跑全球。同期,我国太阳能发电装机量也迅猛增长。但我国风电、光电消纳难题却越来越严重,“边建边弃”的怪圈连续多年始终存在。尤其是严重超出消纳能力的风电、光电“挤着”上网,给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带来重重压力。为破解风电、光电“消纳症”,以国家电网公司为代表的电网企业正在加快建设跨区跨省输电通道、提升电力系统平衡调节能力、扩大新能源市场。此外,与水电消纳相比,要解决风电、光电的消纳难题,还需要在加强新能源技术创新研发、增强新能源发电可控性等方面布局施策。
根据国家能源局最新统计数据,2016年全年弃风电量达497亿千瓦时,是2014年的4倍,其中弃风率最高的是甘肃,达43%。同时,光伏电站的日子也不好过,数据显示,2016年,仅西北五省(区)弃光电量就达70.42亿千瓦时,弃光率19.81%。
众所周知,我国风电、光电主要集中在“三北”地区,即在国家电网公司经营区域。一边是严重超出消纳能力的风电“挤着”上网,一边是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压力重重。作为在风电等新能源消纳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国网将采取哪些措施解难题?近日,本报记者对此进行了采访调查。
建设跨区跨省通道增强送电能力
“实现全国范围内平衡就要有特高压电网,在大市场内调剂余缺,多的消掉,少的补上。要让东中部少上机组,特别是少上火电,欠缺的电用西北部清洁能源补上。”日前,国家电网公司原董事长刘振亚指出,“清洁能源能否实现快速发展与政策、市场有关,有清洁能源的地方没有消纳能力,外送特高压项目又需要审批。东部已经上了这么多火电,清洁能源就没有消纳市场了,换言之,是布局出了问题。”
截至2016年底,我国“三北”地区新能源装机合计1.63亿千瓦,但电力外送能力只有3700万千瓦,而且还要承担煤电基地电力外送任务,远不能满足送出需要。如果将电力消纳市场比做一个水桶,经济增速放缓、电力需求增速减慢等原因已致使水桶近满,但新能源等各类电源还在不断注水。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将溢出的水通过合理配置送到需要的地方,就成为解决问题的关键。
对此,国家电网公司相关人士表示:“加快建设新能源并网工程和跨区跨省输电通道,打造清洁能源大范围优化配置的坚强平台,满足新能源集中大规模开发和大范围消纳需求,是解决弃风弃光问题的治本之策。”事实证明,以特高压为代表的跨区跨省输电通道在外送风电等新能源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截至2016年底,国网经营区域新能源并网装机突破2亿千瓦,2016年全年消纳清洁能源达11893亿千瓦时。万亿电量中,通过特高压交易的清洁能源电量超过1000亿千瓦时,占特高压交易总量的七成多。
2016年底,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发布的《电力发展“十三五”规划》和《风电发展“十三五”规划》明确了“十三五”风电发展的总量目标,即到2020年全国风电装机达2.1亿千瓦以上,并提出大力发展新能源要优化调整开发布局,依托电力外送通道,有序推进“三北”地区可再生能源跨省区消纳4000万千瓦。由此可见,建设一系列特高压等跨区跨省外送通道,将促进能源基地集约化开发,扩大风电、光电等清洁能源的消纳范围,加快当地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同时,对满足京津冀鲁、长三角等负荷中心的清洁用电需求、助力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建设抽蓄电站提升调峰能力
据了解,为解决弃风弃光问题,《电力发展“十三五”规划》和《风电发展“十三五”规划》都在解决弃风问题上布局落子,除了优化可再生能源布局、弃风弃光地区要适当放缓规模和节奏、坚持集中建设与分散建设并举的原则外,还要求全面提升系统的灵活性,提高电力系统的调峰能力。
数据显示,2016年,国家电网经营区63%的弃风电量发生在供暖期,低谷弃风电量又占总弃风量的80%。这主要是由于“三北”地区大风期与供暖期重叠,而“三北”地区电源结构单一,抽水蓄能等灵活调节电源比重低,供热机组不能深度调峰,保供热和新能源消纳矛盾突出。如东北地区就出现了供热期火电最小技术出力超过最小用电负荷的情况,完全没有消纳风电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