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短10多分钟暴跌90%,市值蒸发约326亿港币,辉山乳业董事长、辽宁首富杨凯的“惨剧”令人震惊,但在港股市场,这种财富转瞬灰飞烟灭的惨案并不鲜见,中国首富一样被腰斩!
“惊魂25分钟”
汉能薄膜发电蒸发1400多亿
2015年5月20日,港股“汉能薄膜发电”的股价在早市开盘仅75分钟时,突遭洗仓式下跌,从开盘时的7.35港元最低跌至3.88港元,跌幅高达46.95%,几乎被“腰斩”。
25分钟后,汉能紧急停牌,停牌前最终报价每股3.91港元。此时汉能的总市值约为1637亿港元,而在前一个交易日,其市值有3000多亿港元。
汉能薄膜发电,是中国前首富李河君创立的汉能控股集团旗下的高科技能源企业,2009年开始进入薄膜发电行业,专注于薄膜太阳能路线,“主要业务包括研发和设计薄膜发电整线生产线,以及开发、运营下游薄膜发电项目及应用产品”,是中国最大的薄膜太阳能电池板生产商。
事实上,在遭遇“腰斩”前,汉能股价才刚刚经历了快速拉升。从2014年底开始,汉能股价从不到2港元一路飙升,数月内最高曾升至9.07港元,公司市值一度接近6000亿,比其他中国太阳能上市公司市值总和还要高,达到美国最大太阳能组件制造商First Solar市值的6倍。李河君也因此身家暴涨,成为耀眼的全球光伏王的同时,还在2015年初发布的胡润全球富豪榜上挤下王健林和马云,问鼎中国新首富宝座,轰动一时。
怎料,就在3个月后,汉能的市值在半小时内蒸发1400多亿港元,持有汉能约80%股份的集团董事会主席李河君,身家也相应缩水千亿港元。
然而,这只是噩梦的开始。
2015年5月底,香港证监会开始对汉能薄膜发电展开调查,7月15日,证监会责令汉能停止股票交易,同时表示,将会关注汉能薄膜发电的持续经营能力和能否及时向市场提供最新消息。几乎与此同时,汉能薄膜发电被富时、恒指从多个指数剔除。从此,汉能的股价便一直停在了3.91港元。
从业绩上看,汉能在暴跌前并没有什么异常,2014年时还实现了不错的盈利,负债水平也不高。为什么会出现如此“恐怖”的暴跌呢?根据梳理的资料,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说法:
1、李河君曾表示公司股价飙升,是因为沪港通开通的利好,但有人认为是他自己或找人积极购买股票推高的,他是汉能股价猛涨中的最大买家,这令他成了账面上的“中国首富”,也导致汉能股价虚高,为暴跌埋下伏笔,还让他有操纵股价嫌疑。
2、作为当时汉能薄膜发电集团董事长,李河君在股票大跌前曾进行了大规模做空来进行套利。不过这点遭到了李河君的坚决否认,他指出,恶意做空是国际机构所为。汉能曾进行了多次调查,但未能找出“做空”元凶。
3、李河君的资本运作手法和产业布局,以及汉能薄膜发电自身的业务真实发展状况和盈利模式,都令投资者担忧。有报道披露,借壳上市后的汉能业绩平平,有61%的营收依靠向母公司汉能集团或者分公司销售产品,母公司成了汉能薄膜发电最大的应收账款方。就是这种左手倒右手式的关联交易,使得汉能薄膜发电的真实业绩备受质疑。
4、投资者对光伏行业存在信任危机,认为该行业普遍有严重的债务问题。
对于种种猜测,汉能公司曾发表声明称,并不知晓股价暴跌具体原因,同时强调公司不存在贷款逾期、董事长减持和对赌之类的金融衍生交易。
自被责令停牌以来,汉能一直没有停止争取复牌的努力,与证监会保持着积极沟通。同时,在2016年5月完成董事会大换血的汉能,在市场化变革中也取得了不少成效,短短一年里,多项技术拿下全球第一,拥有1300件全球专利技术,还在市场方面建立了扁平化组织,销售势头良好。
根据2016年8月发布的汉能薄膜半年度财务报告,2016上半年汉能薄膜发电营业收入为32.96亿港元,同比增长56%,实现了扭亏为盈,这主要是因为户用及工商业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销售同比增长约284%,装备产线交付收入同比增长约33%,来自第三方的销售收入达28.49亿,占汉能薄膜上半年总收入的86%。
汉能终于迎来了复牌的希望。今年1月23日,汉能薄膜发电发布公告称,香港证监会经调查证实,李河君无重大问题,公告同时披露,香港证监会与汉能薄膜就两项复牌必要条件达成共识。
一个是要求法院对包括汉能薄膜发电前执行董事、董事会主席李河君和另外4名现任独立非执行董事颁发取消资格令,且这5人不得抗议;另一个则是汉能需发布一份对公司活动、业务、资产、负债等作出详细披露的文件,以消除停牌疑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