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比光伏网讯:近日,随着华能北京热电厂最后一座燃煤发电机组闸断机停,北京成为全国首个全部实施清洁能源发电的城市。
“坚决打好蓝天保卫战,为清洁能源发展腾空间”,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这样提出。近年来,北京、河北、山东、青海、西安、呼和浩特、哈尔滨等地都积极推行清洁能源供冷供热。
长江日报记者梳理发现,应用较多的清洁能源为天然气、太阳能、电采暖、低温余热资源等。北方地区多集中供冷供热,表现为燃气供热。南方地区,或燃气管网难覆盖的城区、郊区,以及农村等大量使用散烧煤取暖地区,多推行的热泵、电锅炉、太阳能+辅助热源、蓄能电暖器等个性化供冷供热方式。
全国超70城市能集中供冷供热
资料显示,随着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开始,哈尔滨、吉林、北京、保定、太原、兰州、西安、郑州等城市除了供工业用热外,同时也向自备的生活区住宅供热。城市供热设施的建设在我国北方展开。
1986年后,其他地区也开始着手城市集中供热配套建设规划,如上海市、常州市等城市开始注意住宅区公建的热水供应和冬季的热水采暖,采暖南移的趋势初露端倪。截至目前,全国有70多座城市已设有不同水平的城市区域集中供冷供热设施。
梳理发现,过去,供热行业多以燃烧煤炭供热,主要采用区域锅炉房集中供热、热电联产和分散小锅炉供热三种形式。传统以燃煤等化石燃料为主的城市采暖能源结构,劣势明显,表现为不能脱硫、除尘设备陈旧、烟气排放不达标等等。
有数据显示,2016年前10个月,全国弃水弃风弃光电量达980亿千瓦时。资源环境约束日趋强化的今天,节能减排工作面临严峻形势,开发利用各种清洁能源供热成为一种必然趋势。
污水、海水都当清洁能源用
在河北,去年9月出台了《关于加快实施保定廊坊禁煤区电代煤和气代煤的指导意见》,同年12月发布《河北省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大力发展电能、燃气、地热等清洁能源供热,推进风电供热试点,在条件适宜地区开展干热岩供暖、跨季节储热等新型供暖工程。
2014年,青岛市相继建设完成麦岛金岸污水源热泵、八大关空气源热泵、和达中心城燃气供热等一批清洁能源供热项目。目前,青岛已形成工业余热利用、污水源热泵、海水源热泵、燃气供热等多种形式共同发展的清洁能源供热体系。
热泵主要包括污水源、海水源、余热源和空气源热泵等,这种供热方式多应用于沿海地区,这些地区上述资源清洁能源相对丰富。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江亿曾多次呼吁:“煤改电,绝对不是煤改电热,而是用电来驱动空气源热泵,这可能是煤改电供暖的最佳方式。”
去年9月18日,武汉市环保局发布《武汉市大气污染防治强化措施》,提出2017年12月31日前,对20蒸吨/小时及以下燃煤锅炉实施清洁能源改造或者拆除,推进其他燃煤锅炉实施清洁能源改造;原则上,年底全市市级及以上工业园区基本建成集中供热中心,鼓励并积极推进区级工业园区实施集中供热改造。
南方冬季通常潮湿阴冷,随着南方极端天气增多和老百姓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对于南方也要供暖已达成共识。
住建部负责人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南方地区”需考虑采暖期短、负荷小、波动大等供热特点,科学地选择分散、局部的供热方式,解决个性化采暖需求。如用热泵式分体空调器、燃气壁挂炉、电采暖等分户独立供热方式,地源热泵、水源热泵、太阳能辅助等局部供热方式。
据报道,南京南部新城前期基础设施建设中将打造区域能源站,利用水源热泵等可再生能源,对一定体量的公共建筑和商业办公设施进行冷暖气的集中供应。
有地方要全部淘汰燃煤小锅炉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坚决打好蓝天保卫战。第一条措施就是加快解决燃煤污染问题,推进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完成以电代煤、以气代煤300万户以上,全部淘汰地级以上城市建成区燃煤小锅炉。
2016年起,“煤改电”成为了北方地区采暖供热的核心关键词。北京、河北、山东、山西等地区在这一年都大范围实施了“煤改电”,利用电暖气、空气能热泵等清洁能源作为燃煤锅炉的替代品。
之后,“清洁供热”响应在全国逐步推广。北京、河北、山东、青海、西安、呼和浩特、哈尔滨等地都积极采用清洁能源供热。方式特点表现为低碳、安全、高效。
今年3月18日,华能北京热电厂一套F级“二拖一”燃气—蒸汽联合循环供热机组取代四台燃煤发电机组,标志着北京全部实施清洁能源发电。
一天之后,山东省财政厅发布消息称,今年将在5个县(区)和11个试点镇进行农村清洁供暖试点,减少煤炭散烧直排和煤炭扬尘污染。
青海省玛多县日前启动“以电代煤”清洁能源供暖项目,将燃煤锅炉集中供暖改为清洁能源分区分片供暖:乡镇政府、公共服务机构推行电地暖;对牧民定居点普及电热炕。
同样在近日,哈尔滨市环保局发布消息称,898台燃煤小锅炉年底前将完成并网、改用清洁能源以及停用拆炉工作。
近几年来,呼和浩特市同样开始进行“煤改气”和拆并整合燃煤锅炉。今年,该市提出“推动城区集中供热,争取三年内主城区无煤化”,最终形成“以热电联产为主,清洁能源为辅,多热源互补”的供热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