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一度因价格较高而失去市场优势的单晶太阳能产品,在2016年有了转机。在PERC技术驰援、领导厂商致力于控制成本的情况下,单晶产品的整体性价比更好,因而逐步翻转了与多晶之间的市占分布。中国大陆的通威股份大手笔投资单晶产能,台湾的新日光、德国的SolarWorld也先后表示将专注于单晶产品,供需均转向单晶的趋势十分明显。
通威、隆基联手增单晶上游产能
今年1月初,通威股份宣布与天合光能、隆基股份三方联手,共同出资人民币8亿元资金,于中国丽江成立5GW的单晶铸锭(ingot)产能。新公司将由隆基持股60%、天合持股25%、通威持股15%。
通威这项投资还有相关进展。在“两会”期间,通威进一步宣布再与隆基股份合作,将共同投资人民币80亿元,成立年产能5万吨的高效多晶硅与配套新能源专案。
与隆基合资投资多晶硅产能的投资主体是由通威旗下的控股公司永祥股份与隆基股份共同成立,永祥持股85%、隆基持股15%。由于隆基目前已有7GW以上的单晶硅片产能,比对今年1月时与天合光能所投资5GW单晶铸锭产能,这笔最新的多晶硅投资,未来很可能也将与隆基的单晶产线合作。
换句话说,透过通威与隆基的合作,中国大陆在2017、2018年间,至少已知将会新增5GW单晶产能。
SolarWorld、新日光先后宣布结束多晶产线
今年2月,德商SolarWorld透过财报的线上会议宣布将逐步结束多晶电池产线,并将资源投入单晶PERC的电池、组件与双面组件的产能。SolarWorld同时表示,这样的产能变化将在2019年底之前使400份工作消失。
SolarWorld预计调整德国Arnstadt与Freiberg两厂的生产线。Arnstadt的单晶铸锭与硅片产能将扩张,Freiberg厂则将用于生产金刚线切硅片与其他的组件组装工作。更重要的是,SolarWorld宣布将增加对PERC技术的研发投资,致力于推动效率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