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是一名绿色出行的拥趸,从去年底起,你会发现摩拜单车已经悄然增加了太阳能电池板车筐,给车身的电子系统提供源源不竭的绿色动力;如果你是一位经常穿行京藏高速的司机,你会发现公路上不再是拉煤卡车的天下,装载着白色风机的卡车越来越多。经过多年发展,可再生能源不断融入我们的生产、生活,成为一张全新的“中国名片”。
日前,我国发布《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明确“十三五”期间我国在可再生能源领域的新增投资将达到2.5万亿元,比“十二五”期间增长近39%,再次引发国际社会热议。专家表示,在国际能源变革的大趋势下,依靠可再生能源的大力投入,中国不但将持续提升自身的能源安全,缓解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还将在世界能源市场上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
河南项城建设在乡镇公共露天场地的太阳能电池板。当地把光伏发电项目作为绿色能源与产业扶贫措施结合起来,在全市15个乡镇42个贫困村的公共露天场地实施安装光伏发电。
据测算,按照分红形式,每个贫困户每年可增加收入3000元。
2月1日,一批国产风电叶片在江苏连云港港口码头集结等待装船出口。
可再生能源成增量“主力军”
《规划》提出,到2020年,水电新增投资约5000亿元,新增风电装机约8000万千瓦,新增投资约7000亿元,新增各类太阳能发电装机投资约1万亿元。加上生物质发电、太阳能热水器、沼气、地热能利用等,“十三五”期间可再生能源新增投资约2.5万亿元。
在巨额投资的刺激下,中国可再生能源产业将实现新的飞跃。据此预测,“十三五”期间,中国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总量年均增长4250万千瓦,包括常规水电约800万千瓦、抽水蓄能大概350万千瓦、风电1600万千瓦以上、光伏发电1200万千瓦以上、太阳能热发电约100万千瓦、生物质发电约200万千瓦,约占“十三五”年均新增装机规模的一半左右。
此外,太阳能热水器利用规模年均增长0.72亿平方米;地热能利用规模年均增长约合710万吨标准煤;生物液体燃料利用规模年均增长约合60万吨标准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