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区域自主开发新项目,项目、资金、管理三大优势皆备:公司立足于做大做强做优上市公司,加速推进"面向国内,实现增长式跨越"的战略规划,已先后投资成立了山西山阴、天津、陕西横山、北京等多个子公司,进一步加快了在山西、内蒙古等周边省市开发新能源的步伐,公司知名度、品牌形象不断提升,目前已达成380MW光伏电站与600MW风电场项目的协议,预计2016-2017年将迎来新项目的投产高峰。公司背靠央企,且有集团资产做担保,融资成本低、杠杆高;同时拥有丰富的电站建设和运营经验,通过集团集中招标的方式保障产品价格与质量,新能源项目的盈利能力较强。综合来看,公司项目、资金、管理三大优势皆备,新能源领域核心竞争力有望长期保持。
依托地缘优势,直接受益于张家口可再生能源示范区大发展:北京、张家口成功获得2022年冬奥会举办权,同时国家发改委印发了由国务院批复的《河北省张家口市可再生能源示范区发展规划》。文件明确提出,将在张家口建立国际领先的"低碳奥运专区"并规划建设可再生能源示范区,2020年风电与光伏装机规划分别为13GW与6GW,2030年分别为20GW与24GW;而2014年底装机规模仅有6.6GW与0.4GW,因此未来新增装机空间巨大。公司地处河北具备地缘优势,兼得中电投河北公司深耕河北市场多年,有望直接受益于张家口市可再生能源示范区的大发展。
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016-2018年EPS分别为0.78元、0.91元、1.08元,业绩增速分别为-3.51%、16.26%、19.42%,对应PE分别为19.9倍、17.1倍、14.3倍。预计2016-2017年公司将迎来新能源项目投产高峰,国电投集团资产注入预期强烈,考虑到公司"大集团小公司"的高成长性,兼有国企改革、京津冀、冬奥会、核电等多重主题,维持公司"买入"的投资评级,目标价23元,对应于2016年30倍PE。
通威股份:收购合肥通威进一步完善光伏产业链的布局
事件评论
通威股份拟通过发行股份购买资产方式收购合肥通威。公司拟以10.92元/股向通威集团发行股份购买其所持有的合肥通威100%股权,交易作价49.8亿元,按照2015年实际业绩估值13.2倍,按照2016年承诺业绩估值12.6倍。同时,公司拟以相同价格向不超过10名特定对象非公开发行2.75亿股,募集资金30亿元,用于合肥通威二期2.3GW高效晶硅电池片项目(21亿元)及补充合肥通威流动资金(8.5亿元)。
收购合肥通威将进一步完善公司在光伏产业链的布局。合肥通威主要从事晶硅电池及组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目前拥有超过2GW的多晶硅电池产能(2016年9月双流项目投产后将超过3GW)以及350MW组件产能。本次收购完成后,一方面,公司将构建起"上游多晶硅(永祥股份)-中游电池片(合肥通威)-下游电站(通威新能源)"的光伏产业链,进一步完善布局;另一方面,随着国内光伏发电装机容量迅速提升(预计2020年累计装机容量达150GW,五年复合增速28.3%),电池片业务将持续贡献利润,合肥通威承诺,2016~2019年净利润分别不低于3.95、6.08、7.69和8.20亿元,复合增速达到27.5%。
公司未来看点如下:1、饲料业务将保持稳定增长。我们预计,在特种水产饲料和猪饲料的带动下,2016年公司饲料整体销量有望增长5.26%至400万吨。2、农业+光伏双轮驱动发展模式逐渐成型。目前公司已经顺利完成对永祥股份和通威新能源的并购,光伏产业链逐步完善,未来将形成传统农业与新能源光伏的双主业协同发展模式。3、"渔光一体"成为公司利润新的增长点。公司一期计划天津、如东和西部地区合计推进110MW的"渔光一体"及"牧光一体"项目,按照1MW每年贡献30~40万元利润计算,新增利润3300~4400万元;后期公司计划三年推进1GW,合计贡献利润3~4亿元。4、公司后期还会推进智慧渔业。从国际经验来看,丹麦渔业70%为设施渔业,且具有较高的性价比,而公司作为水产饲料的龙头,积累的丰富的养殖户入口,未来更利于打造智慧渔业生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