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信息 研究咨询 服务应用 展会会议 视频图片 期刊专栏 新媒体
关闭
关闭

甘肃天水关于十三五能源发展规划的通知

发表于:2016-12-15 00:00:00     来源:天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索比光伏网讯:天政办发〔2016〕150号

各县区人民政府,开发区管委会,市政府有关部门,市属及驻市有关单位:

《天水市“十三五”能源发展规划》已经市政府同意,现予以印发,请认真组织实施。

天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6年11月16日

天水市“十三五”能源发展规划

能源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是我市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历史文化名城、区域中心城市和现代化大城市的重要支撑,是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的着力点。为了加快全市能源发展,推动能源生产和利用方式变革,确保我市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持续提高的用能需要,促进能源与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依据《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年)》、《甘肃省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年)》、《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做好“十三五”省级重点专项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特制定《天水市“十三五”能源发展规划》。规划现状年2015年,规划期水平年2016—2020年,远期展望到2025年。

第一章发展基础

一、发展成就

“十二五”期间,我市持续加强能源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发展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产业,加大传统能源产业升级改造力度,拓展能源供应渠道,提升能源综合利用效率,供应能力迅速提升,为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能源保障。

(一)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发展取得重大突破

“十二五”期间,我市能源建设在维持合理开发水能资源的同时,积极推进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等资源摸底和开发工作,风电、光电、生物质发电装机取得从无到有的重大突破。

水电项目。全市现有水电站主要分布在张家川县马鹿河、武山县榜沙河上,总装机14400千瓦。在“十二五”时期,新建成麦积新庄水电站扩容项目,新增扩容1000千瓦;张家川寺湾水电站工程装机960千瓦;麦积蔚明水电站项目装机7500千瓦,新增总装机9460千瓦。

风电项目。“十二五”时期,全市建成张家川49.5兆瓦风电场项目。甘谷古坡风电场项目、张家川风电场二期项目、秦州杨家寺风电场项目、武山太皇山风电场项目和清水白驼镇风电场项目等共260兆瓦风电项目已核准。甘谷古坡二期50兆瓦风电场项目已列入国家能源局“十二五”第五批风电项目核准计划,正在开展前期工作。

太阳能利用项目。包括光伏发电和热利用。光伏发电主要为分布式开发和光伏扶贫工程,“十二五”时期,我市光伏发电已正式起步,清水县作为国家能源局对口帮扶县,已建成首批200户光伏扶贫试点项目。全市取得光伏电站指标70兆瓦,已备案65兆瓦,并开工建设。同时,在公用设施、学校、厂矿、建筑屋顶、空地等适宜场地大力推广建设分布式光伏电站。扩大太阳能热水器在城乡民用和公共建筑领域的应用规模,继续推广太阳房和太阳灶,全市热利用面积已达到15万平方米。

生物质能。生物质能利用包括生物质发电和沼气应用,我市因地制宜积极发展生物质发电,装机容量位于全省生物质发电的靠前位置。充分利用农作物秸秆和农产品加工剩余物、森林资源剩余物、能源林木等资源,“十二五”规划重点能源建设项目凯迪生物质能发电厂一期工程30兆瓦项目已建成投运,发电厂产生的肥料用于生产有机肥,建成了20万亩有机农产品基地,初步形成了循环经济产业链;首座垃圾填埋沼气发电厂—秦州水家沟垃圾填埋气发电厂成功投运,装机1兆瓦。“十二五”时期,新建成农村户用沼气21454户;在建大型沼气工程3处。

地热能资源。我市地热资源蕴藏较丰富,开发利用历史悠久,已探明地热资源有7处,分别是武山铁疗温泉、武山矿疗温泉、清水汤峪温泉、麦积街亭温泉、麦积中滩地热、秦安叶堡于夫子沟地热、麦积伯阳镇地热点。已开发利用的有5个,其中武山铁疗温泉、武山矿疗温泉、清水汤峪温泉、麦积街亭温泉主要运用于沐浴、理疗、采暖、旅游等领域。

(二)火电项目有序推进

“十二五”期间,我市加快推进火电能源项目建设,在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环境下,已投运的大唐甘谷电厂(装机600兆瓦)正常运行,煤耗指标持续降低,发电效率逐步提高,同时积极采取大用户、供热改造等措施增加发电量。天水2×350兆瓦热电联产项目正由中国华电集团公司甘肃分公司进行前期建设,电厂建成后将在采暖期向秦州和麦积进行供热,该项目已获得省发展改革委核准,前期工作正在有序推进。国电投清水2×1000兆瓦火电项目于2015年初完成可研评审,已完成部分专题论证。华电张家川2×1000兆瓦等火电项目已开展前期选址论证,正在开展项目前期工作。

(三)煤炭用量基本达到预期目标

我市自身煤炭资源缺乏,煤炭需求主要依靠市外调入。“十二五”期间,实施工业企业动力锅炉改造和集中供热项目,逐步调整能源结构,一次能源煤炭需求量逐年合理减少,2015年煤炭用量控制在186.41万吨标准煤,基本达到“十二五”末煤炭消费预期目标。

(四)天然气利用迈上新台阶

“十二五”期间,我市天然气应用主要以LNG的方式,同时积极配合建设中卫—贵阳联络线管道工程(天水段),该工程在天水境内共敷设管线(含干、支线)278.5公里,途经秦州、麦积、秦安、甘谷和武山等县区,于2014年8月建成通气,从而结束了天水没有管道天然气的历史。截至“十二五”末,秦州、麦积区已发展居民用户8.5万余户、商业公福240户、工业用户5户,高峰供气量8.3万立方米/日,2015年总供气量达到2400万立方米;秦安县已全部完成长输输气管线和城区中压管网敷设,完成户内安装工程4500户;甘谷、武山县敷设完成部分长输管线和城区管网,分别完成居民入户安装5000户、2500户;清水和张家川规划通过LNG方式为居民供气,正在开展前期工作。

(五)电网建设步伐加快

“十二五”是天水电网保持较快发展的重要时期,天水电网建设步伐加快,期间总投资达到19.27亿元,是“十一五”时期电网投资2.5倍。

“十二五”时期,我市建成兰州东—天水—宝鸡750千伏输变电工程和社棠330千伏变电站项目,境内330千伏变电站达到3座(天水变、秦安变、社棠变),330千伏线路总长260公里;新建或增容110千伏变电站7座,境内110千伏变电站累计达到23座、线路1160公里;35千伏变电站13座、线路296千米;新建和改造10千伏及以下线路共计1758公里。天水电网支撑保障能力进一步加强,2015年全社会用电量达到30.87亿千瓦时。

二、存在问题

我市能源发展还面临不少突出问题,需要在未来发展中积极应对:

一是能源自我供给能力不足。我市传统化石能源资源有限,用能对外依赖度高,在保证能源安全、可靠、持续供应方面存在较大压力,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资源量较丰富,发展空间大,但开发利用率不高。

二是能源消费结构不合理。我市能源消费以煤炭为主,存在煤炭终端消费过高、利用方式粗放、天然气利用率低、能源系统整体运行效率不高等突出问题,环境容量制约凸显。“十三五”时期必须通过能源供给侧结构性调整,引导能源供给向提质增效转变,加大“煤改气”、“煤改电”力度,逐步实现全市能源消费从传统以煤炭为主向多元化、非化石能源比重高、安全高效现代能源消费方式转变。

三是能源增长方式亟待改变。我市可再生能源起步较晚,实现替代传统能源需要一个发展过程,短期内很难实现,煤炭的消费量还将继续增加,大量燃煤造成的环境污染将日益严重。推广应用洁净煤燃烧技术,发展绿色、洁净、高效能源,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等是今后必须着力研究解决的重要问题。

三、发展趋势

(一)全国能源发展趋势

预计“十三五”及今后一段时期,我国能源结构优化步伐加快,煤炭消费比重将进一步下降,天然气和非化石能源将继续较快增长。到2020年、2030年全国非化石能源占到一次能源消费比重分别达到15%左右、20%左右的发展目标。国家“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推动低碳循环发展;推进能源革命,加快能源技术创新,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提高非化石能源比重,推动煤炭等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利用;加快发展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水能、地热能,安全高效发展核电;加强储能和智能电网建设,发展分布式能源,推行节能低碳电力调度;改革能源体制,形成有效竞争的市场机制。

积极推进能源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创新。能源发展方式要从粗放式发展向提质增效转变,能源工作方式从审批项目为主向推进改革和技术创新转变。推进能源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要在7个方面:化解煤炭行业过剩产能、化解煤电过剩产能、着力解决弃水弃风弃光问题、加快推进电改落地、稳步推进石油天然气体制改革、加强能源扶贫、提高能源系统整体运行效率。

(二)全省能源发展趋势

全省“十三五”能源发展将围绕稳增煤炭产量、稳增油气产能、稳增风光装机、强化能源消纳转化和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加大电力外送的“三稳增、一强化、一加大”能源发展总体思路,推进陇东传统能源综合利用示范区建设,进一步提升全省国家重要的油、气、煤、电综合运输通道地位,扩大能源输送、转化、储备能力,构建安全、稳定、经济、清洁的现代能源产业体系,促进能源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建设国家综合能源基地。

全省能源区域布局提出在陇东南地区积极推动定西、天水、庆阳等地分散式风电场建设;在天水市和定西市等一些有资源优势的地区,创建一批以地热供暖为主和地热开发利用的示范基地、示范小区;重点建设平凉、庆阳、天水清水等地分布式光伏电站;提高天然气普及率,实现各市政府所在城市、重要旅游城镇全部供气;围绕形成向西南地区能源输送通道,进一步加强区域内地区间能源合作,实现优势互补,积极推动天水市、陇南市承接煤炭资源异地转化利用,推进形成清洁能源、生物能源和煤炭资源综合利用发展格局。

(三)天水市能源发展展望

顺应国家能源政策导向,未来五年我市能源发展趋势:一是稳步开发水能、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资源,作为全市能源发展的优先领域,采取措施支持可再生能源市场开拓和推广应用,鼓励生产和消费可再生能源,使其产业化水平逐年提高,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重不断提升,实现能源绿色供应和终端绿色消费。二是充分利用好过境天然气管道工程的优势,增强天然气供应能力,提高消费比重。三是全面贯彻节能优先战略,推进煤炭清洁化利用,提升新建火电项目煤炭清洁化利用水平,加强节能监管,逐步解决能源活动造成的浪费和环境污染问题,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四是继续加大电网建设力度,增强电网保障能力,建立健全安全高效的电网体系。五是大力推进能源体制机制创新,逐步放宽和完善能源市场准入制度,加强能源项目前期及建设管理,打通能源发展快车道,为能源发展战略的落实提供制度保障。 

第二章总体思路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共享、开放的发展理念,遵循“四个革命、一个合作”的能源发展战略思路,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能源工作的各项决策部署,以开源、节流、减排为重点,充分考虑国家发展战略以及我市资源、环境、技术、经济等多种因素,把增强能源供应作为未来一段时期能源发展的主线,不断提升能源开发利用水平;充分发挥关中—天水经济区次核心城市的区位优势,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到2020年,基本形成与我市宜居宜业宜游历史文化名城相适应的现代能源供应和消费体系,以能源发展方式转变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和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为全市“十三五”及长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基础支撑。

二、基本原则

1.坚持超前规划、安全多元发展。适度超前规划建设能源基础设施,多元化配置能源品种,多渠道引入能源资源。加快城市电网、农村电网以及境内电源的建设和改造。提高石油、天然气利用水平。健全能源储备体系,完善应急预案,提高系统保障能力和调节能力。在能源建设、生产、运输、消费等环节,加强源头监管和治理,全面强化安全意识。

2.坚持优化结构、绿色低碳发展。着力优化能源结构,坚持发展非化石能源与化石能源高效清洁利用并举,逐步降低煤炭比重,合理控制能源开发强度和节奏,保持持续发展动力,稳步开发利用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和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有序推进水电建设。建成1-2个新能源示范和绿色能源示范县,形成科学合理的能源消费结构。

3.坚持城乡一体、统筹协调发展。结合城镇化、新农村和美丽乡村建设,同步配套清洁、高效的能源基础设施。提升农村生产生活用电水平,增强农村用电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适度发展沼气发电,加快推进光伏扶贫工程等多种建设模式的实施。

4.坚持创新驱动、提质增效发展。全面贯彻能源技术革命和体制革命,充分利用我市能源建设试点机会多、代表性强的特点,加强能源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坚持节约优先,集约高效开发能源,大力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促进能源消费结构调整,实现能源发展方式从粗放式发展向提质增效转变。

三、发展目标

通过开发利用境内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优势资源,提高天然气利用水平,调整能源结构,提高能源系统利用效率,增强能源自给能力,控制能源消费总量。

——提高能源支撑保障能力,电力装机达到4258.73兆瓦以上,火电装机达到3300兆瓦,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装机达到958.73兆瓦,完成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

——优化能源结构,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占电力总装机接近23%,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8%,城乡居民用能大幅度提高天然气普及率,天然气比重达到10%以上,提高电力在终端能源消费中的占比。

——到2020年全市一次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在600万吨标准煤左右,煤炭消费总量控制在500万吨标准煤左右。

第三章重点任务

我市在以煤炭、石油、天然气为主的化石能源储量方面没有优势,全部依赖于从其它省市调入,但在水能、风能、太阳能和生物质能为主的可再生能源方面资源潜力较大,发展前景较好,要重点突出优化调整能源结构,提高能源自给能力,在能源生产和能源消费革命上实现新突破。创新能源发展新形态,扎实开展“互联网+”智慧能源行动,以智能化为基础,紧紧围绕构建绿色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提高能源系统整体运行效率。

一、加强能源生产供应能力建设

(一)有序发展水电

水能资源是我市重要的可再生能源资源。我市地跨长江、黄河两流域,以西秦岭为分水岭,北部地区为黄河水系的渭河流域,境内渭河河流长约280公里,面积11673km2,占全市总面积的81.5%,主要支流有榜沙河、散渡河、葫芦河、藉河和牛头河;南部地区为长江水系的嘉陵江流域,面积2644km2,占全市总面积的18.5%。境内水电资源存在很大的开发利用潜力。

1.水能资源

渭河是黄河的较大支流之一,水系发育较好,支流众多。渭河一级支流榜沙河长度为102.6公里,天然落差1708米,可利用落差132米,理论蕴藏量56兆瓦,可开发电站3座,装机容量10.6兆瓦,年发电量0.47亿千瓦时;二级支流牛头河理论蕴藏量18.4兆瓦,通关河理论蕴藏量5.8兆瓦,藉河理论蕴藏量15.9兆瓦。武山县水力资源较为丰富,渭河干流在武山境内的较大支流有榜沙河、漳河、山丹河、聂河等,据统计,水力资源理论蕴藏量为7.26万千瓦,可开发量为1.2万千瓦,其中大部分集中在榜沙河和大南河流域。

2.水电开发

根据全省非主要河流水电资源开发规划,我市规划建设8座小水电站,总装机容量18150千瓦,主要分布在武山的渭河一级支流榜沙河和山丹河上,具体情况见表3.2。我市水电资源有限,开发站址少,在开发技术允许的情况下,力争在“十三五”末开发以下所有规划水电站。

(二)稳步发展风电

我市地处陇中黄土高原,属于黄土高原南部沟壑区与西秦岭山脉结合地带,境内山脉有东北部的龙山和南部的秦岭山脉西延部分,气候条件属东亚季风边缘区,在海拔较高的山脉地区风能资源丰富,风资源属于可利用区。自“十二五”以来,我市积极开展风能资源普查,根据现有测风资料,在武山太皇山、杨河乡,甘谷古坡乡,秦州杨家寺乡,张家川平安乡、张棉乡,清水白驼镇等地区风能资源较丰富,具有可开发潜力。

1.风能资源

前期测风资料统计结果如下,秦州杨家寺乡、甘谷古坡乡、张家川平安乡等地50米风速为6.2-6.3m/s之间,风功率密度为202-249 W/m2之间,根据《风电场风能资源评估方法》(GB/T18710-2002),确定以上地区风功率密度等级为2级;武山杨河乡、清水白驼镇地区风功率密度等级为1级。

我市风能资源根据实测数据基本可分为三类情况:一是秦州杨家寺乡、甘谷古坡乡、张家川平安乡、武山太皇山等地风能资源较丰富,风向和风能方向分布集中,风频分布整体处于低风速段,近期开发条件成熟;二是武山杨河乡、清水白驼镇地区风能资源一般,具有开发潜力;三是境内其他地区风能资源目前尚无详细测风数据支撑评估。

2.开发方式

资源禀赋特点决定了风能资源的分散式开发方式,按地理位置可分为天水西部风电场(武山太皇山、杨河乡、甘谷古坡乡、秦州杨家寺),张家川风电场(张家川平安乡、张棉乡、马鹿乡),清水风电场(清水白驼镇、松树乡、王河镇、土门乡)3个区域,全市具有开发潜力的总装机容量850兆瓦。

以天水西部风电开发为重点,加快推进山地风电场建设,积极推进山地低风速智慧风电场开发,因地制宜地开发中小规模分布式和用户侧风力发电项目。

(三)积极发展光伏发电

我市地处陇中黄土高原,境内山脉纵横,受当地太阳能资源和土地资源限制,不具备光伏发电规模化建设的条件,目前全市光伏发电尚处于起步阶段。近年来,国家能源局和国务院扶贫办实施光伏扶贫工程,清水县作为甘肃省光伏扶贫工程试点县之一,已完成首批200户试点项目建设,这对于我市在“十三五”期间积极推进分布式光伏发电提供了有利的政策环境。

1.太阳能资源

根据我省气象台站分布及观测范围,麦积、秦安、清水、甘谷、武山、张家川气象台站均进行日照时数观测,基于西峰气象站、榆中气象站和兰州气象站的太阳辐射量观测,依据相关行业规范推算境内太阳能资源情况。

境内日照时数介于2031—2238小时,年太阳总辐射量介于4696.29—5112.68MJ/m2之间,根据《太阳能资源评估方法》评价天水市太阳能资源丰富等级为丰富区,具有开发潜力。

2.开发方式

建设条件决定了我市光伏分散式开发的方式,借助国家政策积极推进全市光伏扶贫工程和分布式电源建设。天水市备案在建光伏电站项目情况见表。

发挥太阳能光伏发电分散建设和就地消纳的优势,“十三五”期间在张家川、清水、甘谷等县规划建设一批集中式光伏发电产业园项目。借助国家实施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工程,开展多种形式的分布式光伏发电应用,充分利用具备条件的建筑屋顶资源,开展光伏发电应用。鼓励在城市建筑物和大型体育场馆和停车场等公共设施系统推广光伏发电,在工业园区、学校、医院等具备条件的场地建成一批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在相关建筑等设施的规划和建设中将光伏发电应用作为重要元素。继续深入开展光伏扶贫工程,适时有序扩大试点范围,鼓励贫困户因地制宜利用房前屋后空地、废弃土地、荒山荒坡、农业大棚等建筑就地建设户用分布式光伏电站和村级集中式光伏电站。到2020年,光伏发电总容量达到30万千瓦,到2025年达到40万千瓦。

光伏扶贫是一项稳定增加贫困人口收入的重要工程,是落实国家和省委省政府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部署的有效途径,为此,省发展改革委制定了全省“十三五”光伏扶贫发展规划,在重点地区因地制宜确定选取户用分布式发电系统、村级光伏电站、集中式光伏扶贫电站共3种光伏扶贫模式,并明确了重点实施范围和规模。

(四)合理发展生物质发电

生物质发电包括农林废弃物直接燃烧发电、农林废弃物气化发电、垃圾焚烧发电、垃圾填埋气发电和沼气发电等。位于天水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凯迪生物发电厂是省内运行装机规模最大的生物质发电项目,秦州水家沟垃圾填埋气发电厂已投运,我市逐步积累了一定的生物质发电厂建设、运行经验。

“十三五”期间,探索发展生物燃料乙醇、生物柴油和生物质直燃发电,继续发展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气发电和垃圾焚烧发电,增加现有城市生活垃圾发电装机容量,减少垃圾填埋场安全隐患;大力推进农村沼气科学持续发展,组织开展农村能源资源调查与评价工作,完善全市沼气生物燃气发展规划,开展农村能源综合示范村建设;推进生物质能多元化、规模化利用,结合农村户用沼气工程和大中型畜禽养殖场沼气工程,实施大中型沼气、秸秆气化及发电工程,惠及更多的农户,提升农村能源发展质量和水平,推进农村可再生能源示范建设。

(五)多元化综合发展地热能

我市已探明的地热资源较为丰富,但探明资源点储量及热度还不宜发展地热能电站,目前主要运用于沐浴、理疗、采暖、旅游等领域。

“十三五”期间,我市将继续完善地热能资源综合利用普查工作,加大甘谷等县区地热能资源勘探与评价力度,梳理地热能资源的地区分布和可开发利用潜力,加快推进中深层地热能开发利用,探索地热能多元化利用方式,争取探明更多的地热资源服务于能源产业发展。在武山、清水、麦积等有资源优势的县区,创建一批以地热供暖为主和地热开发利用的示范基地、示范小区;依托已探明的武山和清水温泉资源,配套基础服务设施,大力发展汤浴康体休闲旅游度假区;推进中滩地热开发矿泉水产业建设工作;建立健全地热能开发利用产业体系,为地热能开发利用提供强有力的产业支撑。

(六)高效清洁发展火电

天水市位于我国南北火电、水电布局的交叉位置,区位优势明显,随着高速公路、天平铁路、天武铁路等交通项目的陆续完成,为境内煤炭调入消费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十三五”期间,合理有序推进火电项目建设,建成天水2×350兆瓦热电联产项目,关停现役燃煤小锅炉,为秦州和麦积城区供暖,提高城区综合能源保障能力、改善城区环境空气质量。争取建成清水2×1000兆瓦火电项目,加快张家川2×1000兆瓦等火电项目前期工作。通过对工业企业的动力锅炉改造和集中供热项目的实施,力争全市煤炭用量2020年控制在500万吨标准煤,2025年煤炭总用量控制在750万吨标准煤以内。

按照安全、绿色、集约、高效的原则,加快发展煤炭清洁利用,不断提高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水平。制定煤炭消费总量中长期控制目标,优化能源结构,逐步减少城区燃煤消耗量,降低燃煤污染。扩大城市高污染燃料禁燃区范围,逐步由城市建成区扩展到近郊。积极推动煤炭分质分级利用。做好天水海林中科科技股份公司、天水锻压机床有限公司、天水岷山机械有限责任公司、天水长城开关厂有限责任公司、天水二一三电器有限责任公司、天水风动机械有限责任公司等工企业锅炉和动力节能技改项目。

加强煤炭市场管理,统筹建设规范的煤炭专营市场和二级煤炭配送网点,实施煤炭清洁化利用,制定民用煤炭质量地方标准,推进农村煤炭市场建设工作,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煤炭经营资格审查制度,加大执法检查力度,禁止不符合标准劣质散煤的销售和使用。建立健全煤炭管理信息系统,加强煤炭储存、配送等环节环保监管。

(七)提升油气供应和使用水平

“十三五”期间,充分利用中贵天然气管道过境的有利条件,提高天然气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逐步优化调整用能结构。

1.提高气源供应和储备调峰能力

加快建成中贵天然气管道在境内的配套建设任务,完成在秦州、麦积、秦安、甘谷和武山等县区加气站建设、长输输气管线和城区管网敷设,以及张家川和清水县的LNG加气站建设。积极争取配套建设兰州-天水成品油输气管道,选址新建和扩建成品油储备库,提高天水成品油配送保障能力。根据《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规范压缩天然气汽车产业发展的意见》和《甘肃省发展改革委关于调整全省天然气汽车加气站建设发展规划的通知》,到2020年末,天水市共规划建设加气站30座,估算总投资3.6亿元。其中秦州12座,麦积10座;武山、甘谷、秦安各2座;清水、张家川各1座。开展论证建设清水、张家川县燃气输配工程,解决两县的工商业用气和城镇居民生活用气,实现全市所有区县天然气管道供应,促进能源结构优化和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2.完善天然气管网输配体系

加快城区燃气管网的建设,完成全部城区管网的建设,并接至各住宅小区外围,使城市燃气管网的覆盖率达到90%;城市居民、商业、CNG汽车等天然气使用率达到80%。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区居民逐渐增加,规划新敷设门站至城区中压管线,新建各乡镇天然气输配站,完成部分乡镇气化工程。新建部分乡镇汽车加气站。逐步用天然气锅炉替代燃煤锅炉。根据城市规划和环保要求,对10吨以下锅炉实行煤改气;依据工业项目的需求建设输气专线。完善天水至张家川、清水的LNG汽车运输通道,制定相关运输、使用天然气的安全制度。

3.扩大天然气利用范围

发达地区经济增长都依赖于优质能源的充分供应,我市未来经济快速增长,必须要建立在高效能源利用的基础上,紧跟能源消费新潮流,提高天然气在一次能源消费的占比,逐步扩大天然气利用领域。

4.加油站

未来五年我市加油站发展的重点为:一是在新建高速公路、国道、省道和通乡油路、战备公路沿线根据发展需求,布局新建加油站点;二是农村加油站(点)建设,围绕城乡统筹发展、新农村建设和服务“三农”,加大农村地区加油站点建设力度,满足农村消费需求;三是对原有老旧加油站进行改造升级,提高服务功能。

目前全市加油站总数达到130座,力争在“十三五”末,全市未布局加油站的乡镇,原则上每个乡镇布局一个加油点。经济较发达、人口较多的乡镇,在布局正式加油站的同时,布局一定数量的加油点。

二、提高能源输送保障水平

(一)增加重要能源资源储备

1.增加成品油和煤炭储备能力

成品油、煤炭是我市缺乏的能源品种,要建立相应的储备制度。采取各种有效方式,积极开拓省内外、国际能源供应市场,建立长期稳定的能源供应渠道、生产供应基地和储备设施。利用三阳川铁路运输条件,建设大型煤炭中转储备基地,发挥铁路运输低成本、运量大的优势,从平凉、庆阳、山西、内蒙等地进行调煤,满足陇东用煤需求,保障煤炭供应安全。加强石油(成品油)储备设施的规划建设,重点在三阳川、清水、武山等地建设一批商业石油储运项目;积极开展石油储备项目前期工作,争取列入国家石油战略储备库建设规划和布局建设,同时结合项目做好企业石油储备项目建设,储备建立层级清晰、功能互补的石油储备体系。

2.推动储能技术的示范应用

随着“十三五”期间新能源电源并网装机容量的增大,为减少新能源出力波动性和间隙性带来电网系统不稳定,提高电网调峰调频效率,积极开展不同类型的储能技术试验示范工作,探索储能技术在电力系统发电、输配、消费环节的应用。国家级天水经济技术开发区重点发展机械制造、电工电器、电子信息三大产业集群,加大电化学储能技术在园区先行研发示范,先行先试,促进储能技术的成熟发展。鼓励引导中小企业积极参与储能领域的关键技术攻关和产业化。

(二)提升电网安全保障和智能化水平

随着“十二五”时期大规模电网建设与改造,天水电网“西电东送”、“东电西送”以及甘肃电网重要枢纽地位得到加强,初步实现主网结构合理、区域互供、安全可靠的建设目标,电网供电能力水平得到有效提升。

根据《国家电网公司配电网规划设计技术导则》,结合天水市地区经济发展实际情况,我市2020年网供负荷为935.8兆瓦,“十三五”规划期间年均增长率为8.3%。天水电网继续推进坚强智能电网建设,实施750千伏甘谷变扩建工程,为电源送出创造条件;330千伏补强变电站布点,建设宝兰客专供电工程,新建清水(黄门)、武山输变电工程、天水热电送出工程,更好地支持110千伏网架发展。优化110千伏及以下配电网网架结构,满足风电并网需求,提升各电压等级电网供电能力和供电可靠性,提升供电质量,满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用电需求。750千伏新增主变1台,容量2100兆伏安;330千伏新增变电站2座,新增主变4台,主变容量960兆伏安,新建线路426公里;110千伏新建、扩建变电站12座,新增主变15台、容量620兆伏安,新建线路459千米。35千伏新建变电站13座,新增主变26台、容量207.8兆伏安,新建线路505.2千米。新建10千伏配电变压器539台、新增容量90.95兆伏安,新建10千伏线路544.759千米,新建0.4千伏线路434.86千米。

到2020年,110千伏供电区域供电能力得到增强,供电区域之间的互供、转供能力得到提升,解决部分地区新增负荷的需求问题。35千伏供电区域单线、单变问题得以解决。10千伏供电区域总体指标得到增强。适度提高农村电网的建设标准,保证建设规模能够满足日益增长和发展光伏扶贫分散式电源的需求。

以建设坚强智能电网为目标,先进电网技术为支撑,建设我市配电自动化系统,有效提高电网的安全性,有效保证双电源用户、保电用户等重要用户的供电,缩小事故停电范围和停电时间,提高供电可靠性。探索智能电网运营商业新模式,建立清洁、安全、便捷、有序的互动用电平台,适应分布式能源、电动汽车等多元化接入需求。

三、优化城乡能源消费

(一)推进能源消费革命

推动能源消费革命,抑制不合理能源消费。坚决控制能源消费总量,有效落实节能优先方针,把节能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坚决调整产业结构,高度重视城镇化节能,树立勤俭节约的消费观,加快形成能源节约型社会。具体内容包括:

一是控制煤炭消费总量。制定天水市煤炭消费总量中长期控制目标,大力发展利用非化石能源,提高电力在终端消费中的占比,逐步减少城区燃煤消耗量,降低燃煤污染。二是强化工业、建筑和交通节能管理。实施建筑能效提升工程,推广节能电器和绿色照明,发展屋顶式光伏电站和农村太阳能暖房,扩大新能源在城市能源消费比例。实施绿色交通计划,积极倡导绿色出行方式,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加快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汽车推广应用,积极推进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培育清洁能源汽车消费市场。积极扩大公共自行车使用城市范围,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加快完善城市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系统。三是推动城乡用能方式转变。推动低碳智能城镇建设,提高电能替代传统能源行动,实现终端用能高度电气化水平。在麦积区发展热电冷联供,利用境内较好的中深层地热资源条件,开展供热、洗浴、种植、养殖等地热能梯级利用试点示范;加强秸秆、薪柴等生物质资源收、储、运体系建设,开展秸秆气化、固化、炭化等高效能源化利用。开展农村太阳能、风能、小水电等清洁能源开发利用,替代煤炭等传统生活能源。

(二)加强农村能源基础设施建设

1.加快农村能源基础设施建设

促进城乡用能均衡发展,加大农村地区能源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改善薄弱地区能源供应条件,加强农村电网、输气管道建设,积极推进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工程,提高天然气管网覆盖率,提高农村地区能源管理和服务水平。深入开展光伏扶贫工程项目,形成千家万户发展新能源的局面,实施光伏进万家工程;实施农村户用沼气和大中型畜禽养殖场沼气工程,在农村推广户用太阳能热水器、太阳房和太阳灶,促进能源消费结构从电力、煤炭为主向多元化方向转变。围绕城乡统筹发展、新农村建设和服务“三农”,加大加油站点建设力度。

2.打造国家级清水绿色能源示范县

按照国家绿色能源示范县的要求,在农村地区推广太阳能光电建筑一体化建设和太阳能光热利用,利用秸秆、畜禽粪便等废弃物建设生物质发电工程,提高农村地区绿色能源、清洁能源利用水平,改善农村生活生产用能条件。组织实施好《国家能源局定点扶贫与省直单位双联融合推动清水县脱贫规划(2016—2020年)》,充分发挥国家能源局和省直单位双联部门的帮扶作用,将清水县列入国家绿色能源示范县,推进张家川县国家绿色能源示范县申报工作,全面推升农村可再生能源示范建设水平。

四、发展能源配套产业

积极推进能源配套产业的发展,形成依托自主知识产权和集成创新成果的制造能力。以全省新能源资源优势和西北大型风电场为依托,重点推进风力发电设备研发与加工制造进程,突出风力发电机组、传动控制系统、风电机组专用电缆、生物质发电以及液体燃料设备、地源及空气源热泵、光伏发电电池、太阳能热利用设备、城市垃圾发电设备等产业化。全力打造以星火机床有限责任公司为龙头、电气传动研究公司、铁路电缆工厂等骨干企业为依托的省级陆用风电装备制造基地,形成我市新的经济增长点。

根据我市山地低风速风电场开发经验、全面深入实施光伏扶贫的政策导向、发展生物质发电和地热资源利用的前沿地区的实际,加快能源技术创新,发展智慧风电机组、智慧风电场、智慧光伏,从而形成智慧能源系统,按照绿色低碳发展要求,探索城市智慧能源消费方式。

“互联网+”智慧能源是一种互联网与能源生产、传输、存储、消费以及能源市场深度融合的能源产业发展新形态,具有设备智能、多能协同、信息对称、供需分散、系统扁平、交易开放等主要特征。在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互联网理念、先进信息技术与能源产业深度融合,正在推动能源互联网新技术、新模式和新业态的兴起。能源互联网是推动我国能源革命的重要战略支撑,对提高可再生能源比重,促进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利用,提升能源综合效率,推动能源市场开放和产业升级,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提升能源国际合作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第四章重大项目

根据社会经济的规划发展和对能源的需求,按照科学有序、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规划了一批天水市“十三五”能源重大项目(见表4.1)。在“十三五”期间,建成风电项目750兆瓦,光伏项目300兆瓦,火电项目2700兆瓦。

(一)新能源项目1050



(二)火电项目4700



第五章保障措施

坚持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明确发展目标、政策取向和政策措施,发挥好能源总体规划及产业政策对投资的引导和调节作用。加强能源产业发展的组织领导,强化规划对能源建设工作的指导性、约束性和权威性,加强能源法律法规实施监管,完善规划实施机制,确保取得实效。

一、加强能源规划对项目建设的指导

依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进一步细化和具体化能源规划,制定已规划能源项目的年度计划,积极争取国家审批、核准(备案)计划,并作为项目审批、核准(备案)的有效依据,年度建设计划重点向保障居民生活基本用能、公共事业用能、重点企业用能以及新城镇发展倾斜。

市发展改革委负责组织编制能源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会同有关部门、县区协调推进全市能源项目建设,各县区政府负责协调推进本辖区内的能源项目建设。

二、加强能源规划与相关规划的衔接

加强能源规划与全省能源战略、规划、政策的衔接,争取将天水市重大能源项目纳入全省规划。

加强能源规划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城市总体规划、配电网规划等各规划的衔接,及时协调能源重大项目的建设推进,统筹兼顾,妥善解决光伏扶贫工程实施过程中用地、发电接入、可再生能源发电补贴资金发放和就近消纳等相关问题。

三、加强能源消费总量控制

认真贯彻落实国家节能规定和政策,执行国家有关能耗标准,宣传发动和引导全社会重视节能工作。在全面推进结构节能、管理节能和技术节能的同时,健全节能机制。严格控制能源消费总量,降低单位生产总值能耗,把能源消费总量控制目标作为节能目标考核和节能工作评价的重要内容,建立能源消费总量控制考核目标责任制,把全市能源消费总量目标分解落实到县区、重点行业和重点用能单位。加大科研投入,对那些涉及面广的节能技术进行研究、开发,实施节能示范工程。

四、鼓励社会资本加强能源设施投资

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推进重大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完善能源安全保障长效机制,对资源性开发项目引入竞争机制,创造公平竞争、互利共赢的产业发展环境。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常规水电站、风电、光伏发电、地热开发利用等项目建设。支持社会资本进入清洁高效燃煤电项目、火电站、热电站、低热值煤发电、生物质能发电、燃煤电厂节能减排升级改造领域。吸引社会资本投资建设配电网工程,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等。支持民营企业、地方国有企业等参股建设油气管网主干线、地下储气库、城市配气管网和城市储气设施。

五、积极推进电力体制改革

落实全省推进电力体制改革统一部署,实施发电企业和大用户的自由交易,逐步将水电、风电和光电企业纳入直购电范围。完善电力市场交易机制,探索实施有偿调峰,实施可再生能源电力配额制和全额保障性收购改革及配套措施。推进发电权、排污权、煤炭消减量指标交易,严格执行差别电价。

第六章环境社会影响分析

天水市“十三五”能源专项规划的实施环境影响分析,主要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分析、环境影响分析和防治等方面论述。

(一)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分析。

针对本规划主要涉及能源生产方面,规划的电源建设包括风电场、光伏电站、水电站、火电站,均是根据资源允许条件确定的装机规模和建设场址,工程的建设和运营都不会超过环境承载能力,火电站按相关规范做好环境预防保护措施,按国家环境质量和排放标准运营。

(二)环境影响和防治措施分析。

(1)大气环境影响:本次规划的主要建设内容以新能源开发利用为主,新能源电源只有在建设期间土方开挖以及施工车辆行驶,可能产生粉尘和二次扬尘,造成局部区域空气污染,可采取洒水、遮盖等措施降低污染影响,尽量减少对原表土扰动面积。禁止在大风天气开挖、回填土方,尽量降低空气中颗粒物浓度,减少扬尘。在电站运营期间不需要消耗其它的常规能源,不排放任何有害气体。规划火电项目严格执行国家和地方的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不会对环境空气造成较大的影响。

(2)地表水环境影响:电站产生废污水经过预处理后达到《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后依托各电站拟建污水处理厂处理,出水应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中一级B标准。通过设立事故池、生产装置区设围堰等措施,预防事故状态下事故污水漫流对环境的不良影响。

(3)地下水环境影响:电站建设运营期内不开采地下水,不会对地下水水量造成影响。项目可能产生废污水下渗的装置有化粪池、废污水预处理装置等,对地下水水质影响程度极其轻微或者无影响。

(4)固体废物处置环境影响:在项目区设置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堆存场所,临时堆存园区一般工业固体废物,最终实现综合利用,不产生危险废物。生活垃圾依托天水市生活垃圾填埋场处理。固体废物对周边环境影响较小。

(5)声环境影响:施工期噪声主要为施工机械设备所产生的施工噪音,施工现场主要高噪声施工机械有钻机、混凝土搅拌机、挖掘机、夯实机、装载机械、载重卡车、汽车吊等。风电场选址远离人群居住区,光伏电站施工噪声小,风电场、光伏电站建设不会对声环境产生较大影响。火电厂运行期间物流车流量会增多,会产生一定的噪声影响,应加强对其控制。

天水市“十三五”能源规划重点目标是提高能源保障能力,优化能源结构,增大可再生能源电力占比。初步测算,到2020年,我市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利用总量折合60万吨标准煤,每年可减少烟尘排放量约7781吨(除尘器效率取99%),SO2排放量约6330吨(煤全硫分取0.7%,未脱硫),NO2排放量约6272吨,CO排放量约163吨,CO2排放量约159万吨,社会环境效益显著。










责任编辑:solar_robot
特别声明:索比光伏网所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索比光伏网的内容为索比光伏网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光伏行业最新动态,请关注索比光伏网微信公众号:solarbe2005

投稿与新闻线索联系:010-68027865 刘小姐:news@solarbe.com

扫码关注

茂硕电气
2022年中国户用光伏品牌大会
2022年中国户用光伏品牌大会

2022年9月27日

浙江宁波

2022第二届华中光伏论坛
2022第二届华中光伏论坛

2022年9月22日

武汉洪山宾馆

新闻排行榜

本周

本月

投稿与新闻线索联系:010-68027865 刘小姐 news@solarbe.com 商务合作联系:010-68000822 media@solarbe.com 紧急或投诉:13811582057, 13811958157
版权所有 © 2005-2021 索比太阳能光伏网  京ICP备10028102号-1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许可证:京ICP证120154号
地址:北京市大兴区亦庄经济开发区经海三路天通泰科技金融谷 C座 16层 邮编:102600